学院动态:程晓院长讲授专业导学公开课

发布人:高心雨

       2021年12月10日,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广州校区南校园梁銶琚堂为2021级智能实验班本科生开设专业导学公开课。本次公开课以“空天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为主题,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程晓教授主讲,副院长惠凤鸣教授主持讲座。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许粤副书记、张吴明教授、张超老师、李德伟老师以及全体智能实验班新生到场参加。

 

 

 

       程晓教授从先进遥感技术、重力测量技术、卫星导航技术、极地与海洋遥感、环境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解析了空天信息智能感知技术,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课程始终,从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诚信意识等层面,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先进遥感技术中,程晓教授从小尺度精细三维重建的“红军斗笠精细模型”、“孙中山故居”、“中山大学牌坊”和“天琴中心”等到中尺度三维重建的“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倾斜三维模型”和“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三维模型”,再到大尺度三维重建的“上海陆家嘴卫星影像建模”、“天琴中心分类与实体建模”、“香港中环地区实体建模”、月球和火星地貌分析及嫦娥五号着陆点三维地形重建等,不同角度解析先进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重力测量技术中,程晓教授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珠峰高程的计算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运用重力观测技术观测冰川质量变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卫星导航技术中,程晓教授详细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大型基础设施的基础,大到深空探测、珠峰测量、航空航海等方面,小到山体滑坡监测、自动化驾驶、手机定位等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程晓教授还特别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初衷和历程,强调我们应当钻研突破“卡脖子”技术,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具有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力测量技术中,程晓教授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珠峰高程的计算方法,教育引导学生加强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运用重力观测技术观测冰川质量变化,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气候变化,树立崇尚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

       卫星导航技术中,程晓教授详细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大型基础设施的基础,大到深空探测、珠峰测量、航空航海等方面,小到山体滑坡监测、自动化驾驶、手机定位等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程晓教授还特别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初衷和历程,强调我们应当钻研突破“卡脖子”技术,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具有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环境遥感中,程晓教授介绍了环境遥感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例如土壤、大气、植被、农业、灾害等等,突出讲述了其在森林火情遥感监测中的应用,运用专业知识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做贡献。

 

 

       地理信息系统中,程晓教授介绍了GIS在环境监测与模拟、船舶轨迹数据处理、交通物流、灾害防治、智慧城市等方面的运用,着重强调了运用GIS对掌握疫情蔓延趋势、评估地区风险、开展精准防控至关重要。

 

 

       最后,程晓教授表示智能感知的未来发展是空天地海的联合立体多源感知,需要我们增强社会责任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运用专业知识和先驱者的丰富经验,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不断奋斗。

 

 

       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对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空天信息智能感知技术的兴趣和热情,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在场的老师热心的解答每一位同学的问题,最后,程晓教授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立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贡献。

 

 

 

 

 

 

 

同学们积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