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先锋:我院开展“不忘测绘匠心,传承历史伟业”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人:许粤

 

       2021年11月19日14:30,我院于教学楼C501举办“不忘测绘匠心,传承历史伟业”主题团日活动,本次活动由2020级遥感一班团支书易启亮同学主持,学院全体学生出席。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中山大学原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遥感中心主任、退休老师李铁芳教授,她向同学们做了“开荒牛与遥感的故事”主题分享会。分享会采取网络视频连线形式举行。

 

李铁芳教授进行分享

 

        首先,李铁芳教授带领同学们回顾了我国遥感技术发展初期的艰辛历史。从1978年我国遥感技术开始发展,到1981年我国正式引入遥感影像用于教学和研究,同时也开始着手于遥感设备的研发。李铁芳教授感叹道:“仅仅三年时间,我国的遥感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即使在没有相关硬件支持的情况下也没有放弃对遥感学科的建设,这为之后的几十年我国遥感技术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李铁芳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向同学们介绍了遥感技术应用的发展。她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应用经历,其中不乏有使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处理和选址等工作。最后,在谈到陆地、气象、海洋的未来遥感技术的应用时,李铁芳教授认为行星测绘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分享会的最后,李铁芳教授以自己几十年科研生涯的体会和思考作为总结,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

       1、 要有工匠精神。很多时候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的发挥,但要学着耐心的解决问题,利用现有条件把事情做到最好。

       2、 要有高度的思维能力。遥感专业是一门信息高度集中的专业,这需要我们好学、好想。

       3、 要有高尚的职业情操,不追逐名利。真善美是永恒的主题。对我们来说,遥感影像就是“真”,在科研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为人民服务就是“善”,自己的一小点贡献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就是“美”。

       李铁芳教授的分享令同学们感悟颇深,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增强了专业信仰。

 

同学们认真听讲

 

       随后,在中山大学97周年校庆之际,为进一步加深对中山大学历史的了解,2020级本科生6个团员小组代表欧阳紫芊、魏家怡、何子俊、文乐康、易启亮和张继丹同学按时间顺序向同学们依次分享中山大学从1924年成立至今的历史故事。

 

团员小组分享

 

       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齐声高唱了校歌。在歌声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97年间中大的成长史——有过辛酸,有过热血,有过革命高潮。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开创属于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