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指南:网络安全需警惕,防范“挖矿
引言
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11部门印发《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将虚拟货币“挖矿”项目视同淘汰类产业处理,按照《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的决定》有关规定禁止投资。
1月1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文《持续纠治“四风”弘扬新风正气》,文章提到,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其盲目无序发展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随着一系列针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整治文件和要求的发布,各省市区域相关单位已开始积极响应和开展行动,国内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相继开展虚拟货币“挖矿”活动专项整治。
“挖矿”究竟是什么?“挖矿”病毒对我们会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认识“挖矿”
虚拟货币“挖矿”是利用计算机的设备资源(如算力、带宽、硬盘存储等)去解决复杂数学运算的一个过程,从而产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虚拟货币的行为,产生的虚拟货币以比特币和以太坊为主。
例如,比特币通过工作量证明来实现区块链不同节点之间达成共识,确保分布式节点上的账本相同。
(工作量证明是指利用CPU或GPU的算力来解决复杂的数学运算问题,当算出某一个特定答案时则会产生新的区块,算出该区块的用户获得一定量的比特币作为奖励,这个过程就是“挖矿”。用来“挖矿”的机器被称为“矿机”,操作“矿机”的人被称为“矿工”。)
为了确保尽可能快地计算出问题答案,从而获取虚拟货币奖励,参与“挖矿”的“矿工”们需要投入尽可能多的算力资源,因此获取控制尽可能多的“矿机”成为增加“挖矿”收益的一个主要手段。
“挖矿”的危害
“挖矿”活动产生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会导致电力资源的大量耗费,还可能被增加惩罚性电价。
以“挖矿”产生的虚拟货币促使了网络黑产快速升级,变相滋生了各种网络犯罪,如勒索病毒往往都和虚拟货币关联在一起,时刻威胁着网络环境。

什么是“挖矿”病毒
“挖矿”病毒是一段代码或者一个软件,通常被伪装成“火爆新闻”、“隐私消息”、“投资技巧”等文件名,通过网络发送到目标电脑。受害者点击这些文件后,病毒利用主机或者操作系统的高危漏洞,并结合高级攻击技术在局域网内传播,控制电脑进行大量的计算机运算来获取虚拟货币。
“挖矿”病毒的影响
感染“挖矿”病毒的设备,因其设备资源如CPU、GPU、存储等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会加速其老化,减少其使用年限,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挖矿”病毒并不是所谓“良性”病毒,其会在系统后台普遍留置后门,威胁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同时使电脑更易感染其他病毒。

感染“挖矿”病毒的症状
✓ 电脑十分卡顿,且重启后也无法解决
✓ 未打开软件,但CPU使用率几乎100%
✓ 电脑温度升高,风扇噪声增大。
✓ 电脑网络缓慢,出现大量网络请求。
如果你的电脑出现以上情况,那么你要注意了,你的电脑可能已经感染了“挖矿”病毒!

如何应对“挖矿”病毒
倘若你的电脑不幸感染了“挖矿”病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使用杀毒与安全防护软件,通过全盘消杀进行杀毒。
若杀毒软件无法解决“挖矿”病毒,可以在确保个人资料已被备份的情况下格式化系统盘,使之恢复出厂设置。
求助专业人士对电脑进行正版操作系统的重装。
怎样防范“挖矿”病毒
加强个人的安全意识,对来源位置不明的网站和设备要保持警惕的态度,避免访问带有恶意“挖矿”程序的文件、网站和未知的移动存储介质。
保持电脑系统处于最新版本,开启防火墙临时关闭端口,同时安装必要的终端杀毒和安全防护软件,定期全盘扫描,保持实时防护。
做好重要个人数据的备份,最大限度保护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

网络安全,人人有责
让我们共筑网络安全,共建平安校园
若遇到“挖矿”及相关网络安全问题,
请及时联系中大信息技术服务帮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