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我院在南极“硬核拜年”的郑雷博士凯旋归来啦!
4月26日,参加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的我院郑雷博士随“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返回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圆满完成科考任务。
本次南极科考自2021年11月5日出发,历时174天,顺利完成了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等任务,并开展了多项科研及业务化观测工作,行程共3.3万余海里。

图1 我院郑雷博士跟随“雪龙”号开展南极考察
整个航次期间,郑雷博士结合实地观测、无人机航测和无人船测量等手段,执行南极地区多尺度冰雪环境监测任务,为研究南极冰架稳定性和南极海冰融化状态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为极地现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2 南极冰盖固定翼无人机监测

图3 南极冰盖多旋翼无人机监测

图4 南极海冰钻探

图5 南极融池观测

图6 极地冰雪属性现场观测

图7 极地冰雪属性现场采样

图8 西南极难言岛企鹅栖息地无人机正射影像
航行万里,穿越赤道、西风带、南大洋,这是郑雷博士的首次南极大陆科考之旅。谈及于此,他动容地说道:“南极科考既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也是每位极地研究工作者的夙愿。我从事极地冰雪遥感研究已经有7年之久,此次终于能够如愿以偿踏上这片神秘的大陆进行极地现场观测,这也是我们解译遥感数据和验证遥感反演结果研究的关键一环。”面对极地科考充满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他表示,南极科考队自强不息、精诚团结、不畏艰险、追求卓越的精神深深感染了自己,是此次战胜极端恶劣自然气候条件、顺利完成各项考察任务的重要精神财富。
近年来,我院极地与海洋遥感团队积极参与国家南北极科学考察,据不完全统计,先后共有20余人次赴南北极参加科考工作。团队重点发展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极地与海洋观测和探测技术,致力于打造我国自主极地卫星星座,目前已在极地冰海气相互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维护国家极地安全和科考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