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 : 感怀中大精神,担当时代重任——我院22级新生开学典礼心得集锦(一)
9月18日上午,中山大学开学典礼暨开学第一课在南校园新体育馆隆重进行。测绘学院100余名新生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迎新大会,开启了在中大测绘的新篇章。会上,陈春声书记、高松校长对全体新生寄予了殷切期盼和谆谆教诲,希望同学们学在中大,成为拥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能引领未来的时代先锋。同学们或喝彩,或沉思,并在会后写下各自深刻的感悟。
本科生三、四班
一首首激昂的乐曲,激励着一颗颗奋斗和拼搏的心;一段段精彩的演说,在我们的心中回荡了一遍又一遍。青春的气息如同出生的朝阳,蓬勃的力量如同阳光的挥洒,这场开学典礼深深的震撼着我们,它激发了我们青春的活力,向我们展现了美好的大学,也为我们解答了许多疑惑。老师和学长学姐的成就激励着我,在我心中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少年何惧风雨,理当迎难前行。
——邹天颖
“博学审问,慎思不罔;明辨笃行,为国栋梁。”仍信长夜终破晓,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走过高考,敲开了中大的门扉;而时代又于我们肩头上赋予了责任与担当。我们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力前行!
——曾佳
2022年9月18日,是918事变91周年。在这样一个有意义非凡的日子,中山大学进行了开学第一课。
生为一名中大新生,我感到很荣幸。生为一名华夏子民,我感到很自豪。今日之中华,已不再是当年的东亚病夫,今日的中国青年正如一颗颗初升的太阳,充满朝气与希望。
处在新时代,我们肩负重任。当开学第一课上介绍了一位位为祖国事业奋斗终身的伟人时,我深受感动。前辈们将时代的火种交于我们,将实现中国梦的殷切希望寄予我们,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应该是我们不断奋斗的动力。
——佘恺涔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白云山高,珠江水长,感怀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更加深切,愿自己的求学之路能如前辈所期,蔚为国用,怀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奋力前行;秉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雄心,施展抱负。愿以吾辈之青春,书盛世之华章。
——卢静月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新生的发言,他来自贵州遵义的红色革命老区,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生态学的强基班,他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学习生态是为了我的家乡的环境保护”,在座的同学无不深深动容。
最忆宣誓词中一尊师重道守法,勤学求是创新。今后也定会以此作为准则,于中大步入灿烂明天!
——俊杰郎
开学典礼,是隆重的,盛大的,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每一个新生,高唱着校歌,聆听着学校历史,于时间长河中寻求一代代中大人的精神。我们来到中大,期待着,展望着,欢喜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正式成为了中大人,再回首,又出发。这里是新的起点,这里是新的开始。
而今迈步从头越,珠江边,新一代的中大人,在康乐园,在新起点,即将扬帆起航!
——黎航
身为中国青年,身为中大学子,我们更应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路漫漫其修远兮,振兴中华,吾辈当自强。这,便是笃行之志。
勇者无畏;行者无疆;笃行者,一往无前。
——石金京
教唱校歌时,老师们的天籁之音让我叹为观止。一句句歌词,承载着中大百年不变的精神血脉和历史传承,蕴含着中大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振兴中华”的激昂呼号,在每一位中大人的心中悄悄播撒下爱国的种子,只待春风化雨,让它们在神州大地上绚丽绽放。
18岁,我们不会比现在更年轻了。想做什么就去做吧,来日回首此刻,这是我们做梦也回不去的青春!
——陈永昕
历史与时代在召唤,新的征程蓄势待发,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要保持思想定力,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从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学长学姐和同年的发言那里,我深刻感悟到将自身发展融入祖国发展的重要性,体悟到校训的真谛——做一个“笃行者”,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具有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中大人。不忘历史,才能记住教训,才能清楚前进的方向,才能屹立于时代的洪流中,才能不被击垮。
不忘历史,方能无畏向前。“发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
——包敏敏
研究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北国到珠海之滨,感怀中山之伟大精神愈加深切,愿自己博士求学之路如中山先生所期“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做到上述的立德、立身、立心的同时,也愿自己能像中山先生一样,积极投身实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为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志洋
每当我经过校训石,每当我走进海滨红楼,每当我听着引人入胜的课堂,我就知道我以往做的每一个准备甚至是写的每一道题都是值得的。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我很荣幸能成为学院的一名学生,共同见证学院的发展壮大。在这里,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冰路卫星、天琴计划、南极科考、粤港澳大湾区等都深深吸引着我;在这里,我愿意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测天地方圆,绘神州经纬”,一起“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一起探索“深海、深空、深地、深蓝”。
——石传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