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转载】创交会重磅签约!产学研五方携手,拟发起重大科学计划
11月17日,2023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在广州开幕。会上,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下称“协会”)、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航空航天科技工作委员会(下称“航科工委”)、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省地图院共同签署了《关于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应用示范点的合作框架协议》。

各方将围绕数字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或重大倡议和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科普中国”等部署,紧密结合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形成的“国家遥感数据与应用服务平台”等重大成果和数字广东建设、广州市未来产业发展等,以广州都市圈和粤港澳城市群可持续发展为牵引,以推进面向亚太区域乃至全球的地球健康体检为导向,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支持,共同发起并实施相关重大科学计划,包括关键技术攻关、基础数据积累、区域/全球模型构建、典型应用示范等,促进我国民商空间基础设施应用和“走出去”,更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各方已形成了相应基础——
协会“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内外可持续发展需求积极组织推进我国自主遥感科技创新、数据资源服务和应用推广;并在2022年配合协会组织形成了“如何利用遥感科技对地球健康开展有效诊断、识别与评估”材料,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2年十大工程技术难题”。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力发展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极地与海洋观测和探测、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监测等关键技术,形成了“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冰路卫星极地遥感小卫星等大型科学装置,并成为“遥感科学与技术”国家交叉一级学科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单位,将会促进遥感技术行业的发展。
航科工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促进政企、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服务航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协助政府对企业加强管理和监督、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组织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对接、成果转化应用等活动,承担政府委托或交办的工作任务等。
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秉承“科技兴院”发展战略,积极推动时空大数据赋能应用,大力发展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协同感知—融合处理—知识赋能—场景应用”智能化测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等关键技术,建有覆盖陆海的集大地、高程、深度基准为一体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构建了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体系与自然资源综合感知系统,将保障时空大数据之间的统一和信息资源共享。
近年来,广东省地图院技术实力不断增强,省级基础测绘任务承担能力不断提升,为省级数据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好的保障,公共地图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加强;参与省厅技术组工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高,为省厅重点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的技术支持不断丰富,综合业务能力得到各地国土部门的认可,项目质量口碑较好。
接下来,各方将共建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应用示范点,在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例如,开展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监测、应对等相关工作;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等相关工作;开展城市群空间规划、智慧管理、绿色低碳发展、公共卫生保障等相关工作;开展海岸带/岛礁监测、海洋灾害监控、海洋资源开发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