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资讯:《测绘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预研会在淮举行
2019年10月30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组织的《测绘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预研会于2019年10月30日在安徽理工大学举行。
会议由《测绘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项目组组长、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高井祥教授主持,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宫能平教授到会致辞。多名来自不同特色高校的测绘类专业单元和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预研会。
会议一开始,《测绘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项目组组长高井祥教授作了题为“《测绘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与修订”的报告,内容包括国家标准简介、测绘类国家标准制定相关工作、测绘类国家标准修订背景、专业类国家标准、修订工作开展情况等,然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为下一步的完善修订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教指委于2018年1月30日由教育部发布的,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测绘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测绘类专业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然而,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譬如,智能化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教育的智能化势在必行。2017年2月,教育部提出“新工科”概念,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的发展也给测绘类相关学科与专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为此,2018年12月,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指委,2018-2022年)与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测教委,2018-2021年)将“测绘类专业国家标准修订、宣传与培训”作为2019-2020年的重点工作,并成立了工作组,旨在通过此次测绘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修订,促进广大测绘专业教学单位全面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专业培养目标与内容,以及必须具备的师资队伍、教育条件、质量保障体系等,做到既有“规矩”又有“空间”、既有“底线”又有“目标”、既有“定性”又有“定量”,着实推进我国测绘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并着眼未来,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与专业发展的需求。

▲会场一角 | 图 数联空间

▲与会代表合影 | 图 数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