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先锋:战“疫”团旗飘:返乡大学生团员活跃在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二)
- 河北
“战‘疫’,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到哪里!”这是广大团员青年的心声。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刻,承德县有这样一批“00后”,他们积极响应当地团组织号召,踊跃报名参加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他们是由50余名返乡的农村大学生组成的青年突击队,他们主动参与到村里的防疫一线工作中。
“看到许多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到一线,把危险留给自己,用生命守护大家的健康,我们深受鼓舞,后来了解到村里需要志愿者我就报了名,并且家人都特别支持。”就读于燕京理工学院的王丽宾和就读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王丽伟一边走进村里王婶家的大门一边说。她们每天的任务是挨家挨户登记信息、记录测量体温及宣传防疫知识。
马晶晶,一名唐山学院学生,父亲是村里的村医。寒假放假在家的她,看到父亲一直坚守在村里防疫工作第一线,守护家乡。她也毅然决然的参与到青年突击队中,协助记录村口人员的进出,测量体温,拦截从外面回来的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排查。
她说:“我的家乡山清水秀,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传统的常规,过年出门访友的事情今年也没有了,公路上以前的喧闹变成了现在的冷冷清清,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期待好消息伴着春天的脚步早日到来。”




在鸡泽抗“疫”战场上,有这样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不是一线的工作人员,却穿梭在居民小区、乡镇和农村,一丝不苟地排查人员车辆、测量群众体温、汇总各项信息,他们就是鸡泽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
团县委按照“安全第一、就近服务”的原则,安排各乡镇团委、各单位团组织做好协调部署,主动对接报名的志愿者。经过短暂的线上培训,大学生们迅速进入状态,在各个岗位上默默战斗,筑起战“疫”的青春长城。
北风正村的团员青年志愿者周浩康就是其中的一员,早晨不到八点钟他就赶到北风正村的卡口处,来接替值夜班的村干部们。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登记,测量体温,讲解防护措施,喷洒消毒液。每一个环节他都做得细致认真、有条不紊,为参与疫情防控的其他工作人员带来了青春的朝气,注入了“战斗”活力。周浩康这个只有21岁的小伙子是中国民航大学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大一学生,在微信上看到团县委发出的招募令后,第一时间就向乡团委报名参加了活动。当向他阐述过志愿活动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之后,他依然坚定地回答:“没问题,我可以!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抗疫情,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迎来春暖花开。”
柴一琛,是名“00后”大学生,在河北师范大学就读。疫情发生后他就一直想去做些什么,当看到团县委的志愿者招募令后,他立刻到所在的滨河北小区疫情防控值守点报到。“我想做些事情,帮助一线的叔叔阿姨分担负担,他们实在太辛苦了”,柴一琛说。
范朝月和弟弟范朝洋是一对双胞胎,两个人都是大学生,还是共青团员。姐姐就读于秦皇岛市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弟弟就读于秦皇岛市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我们也要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从小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以后要为社会做贡献,当看到团县委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我和弟弟都很兴奋,毫不犹豫的就报了名字,心想自己终于可以为社会尽一份力量了。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场战‘疫’我们一定能赢!”范朝月激动地说。虽然在小寨镇善卜村村委会测量温度、填表值班、宣传的工作十分琐碎,一天下来身体也有些疲惫,但她和弟弟从心底感到充实而有意义。在抗“疫”战场,两个人既是姐弟,又是战友。






- 黑龙江
疫情发生以来,团铁力市委始终坚持发挥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通过招募一批又一批返乡大学生团员,组建一支又一支青年突击队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先后组织返乡大学生们参与餐饮保障、慰问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留守儿童、“暖心饮品行动”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志愿服务工作。
此外,团铁力市委协调各乡镇团委书记,对接好本乡镇返乡大学生团员志愿者,就近安排相关志愿服务工作,在提供相应保障的同时,做好日常考核、认证工作。充分发挥了团组织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广大返乡大学生团员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让返乡大学生团员们在为家乡建功立业中增长国家情怀。目前,已动员61名返乡大学生和43名社会志愿者组建青年突击队,开展各类防疫志愿服务活动40余次。
春节期间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铁力市返乡大学生团员——齐齐哈尔医学院2019级学生赵宇航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购置消毒药品及工具,率先带头对所在小区进行消毒,劝导居民减少出行,广泛宣传疫情防控小知识。并积极响应团中央倡议,向铁力团市委请战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各小区宣传台服务人员提供餐食保障。同时,通过电话家访的形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态,与部分留守儿童开展结对辅导,进行线上功课辅导和心理健康咨询,发挥专业特长,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让留守儿童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此外,还与铁力团市委共同慰问受疫情影响的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图书、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和水果、蔬菜、口罩、药品等生活慰问品。截至目前,赵宇航同学参加志愿活动近24次,累计时长142小时。“我正青春,当尽自己所能,守护万家灯火”,她用自己的行动守初心、担使命,在疫情防控中绽放最美青春年华,在奉献家乡实践中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担当!


- 福建
华侨大学团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根据团省委部署,发布《致全体华侨大学学生的一封信》,发起 “众志成城华大人,抗击疫情我先行”活动,成立战“疫”青年突击队,通知各学院团委、团支部,新媒体等平台,积极组织动员学校广大青年团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坚持本地化原则,积极到社区(村)报到,为防疫贡献青春力量。目前,共有130余名志愿者投身到127个社区(村)的群防群控工作,为打赢战“疫”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青年防线。
2017级土木工程专业的周裕洪第一时间向当地社区取得联系。“你好,我是共青团员,身体状况良好,希望能成为志愿者和你们共同战斗。”就这样周裕洪同学成为了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清香坪街道路北社区的第一批志愿者,从1月30日起,每天8点到20点在一线奋斗着,服务在住户324户,高速路出口服务返攀人员登记2000余人,负责75名青年志愿者工时登记。朋友圈中的他开玩笑说抬头是白天,再一抬头就是黑夜了。作为共青团员的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也用实际行动号召身边的同学参与并投身到这场战“疫”中,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 河南
在焦作市马村区团委和区委组织部联合发出倡议后,马村区许多村和社区的卡点和大街小巷,有这样一群人冲锋在抗“疫”的一线,他们是返乡大学生,也是无私奉献的“青年志愿者”和勇敢坚强的“青年突击队员”,他们忙碌的身影,是疫情防控一线最动人的风景线!目前已有200余名大学生踊跃报名响应号召,已全部到村(社区)工作。
目前,在团区委的指导下,返乡大学生组建了5支青春战“疫”突击队,已第一时间到村委会(社区)报到,在疫情防控宣传、政策措施解读、稳定社会情绪等方面协助村(社区)干部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在上岗前,团区委还专门邀请了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为大学生突击队员进行基础防护知识培训,并发放了防护手册。
孔汶宁和刘欣雨是马村区安阳城街道上刘庄村的两名大学生共青团员,孔汶宁目前就读于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刘欣雨就读于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她们穿上白大褂、戴上口罩和红袖章,第一时间来到村委会,签下请战书,投身到了疫情防控一线中去。她们每天都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为村民量体温、登记来往人员情况、劝解有情绪的村民。即使是休息的空隙时间,还要向村民们宣传介绍疫情防控知识,安抚群众的不安情绪。每当有村民们见到她们,都会向她们发自内心的伸出大拇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