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先锋:战“疫”团旗飘:返乡大学生团员活跃在城乡社区疫情防控一线(三)
- 广东
在云安区广大干群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时候,富林马塘村7名回家过年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主动请缨参与到疫情阻击战,贡献青春的力量,为村民们构筑起一座座坚实可靠的“疫情防控墙”。
今年20岁的曾祥锐是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的大一在读生,是这支大学生志愿者疫情防控服务队队伍当中年龄最大的。在马塘村党支部向全体村民发出疫情防控服务队倡议书后,他主动请缨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两妹妹得知后,也积极响应号召,三兄妹共同参与抗击疫情防控第一线。




这支大学生志愿者疫情防控服务队中包括一名“90后”和6名“00后”,他们主要承担协助村干部防疫检查站值班值守、村民健康登记、进出人员监测、开展数据录入等工作。同时,他们还进村入户发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宣传单页,提示村民带好口罩、减少外出,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他们工作积极细致,态度端正,充分彰显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受到村民和村干部的一致好评。
自2月2日起,第一批80人规模的韶关市战“疫”青年志愿者突击队连夜赶赴一线,协助缓解粤北站客流高峰带来的防控检查压力,新丰13名青年团员志愿者在网络上看到了报名信息,便相继报名组建新丰县战“疫”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次日迅速奔赴前线,在粤北站返程高峰压力最大,最需要志愿者协助帮忙检查的时候挺身而上,助力防止疫情输入,共同守住健康“北大门”。
根据工作需要,13名志愿者安排在夜晚12点开始上岗,在粤北检查站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对每一台入粤车辆及车载人员进行检查,有序协助粤北检查站的公安医护人员做好重点排查,配合做好体温检测、信息台账登记、宣传资料分发等工作,切实分担一线执勤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一个班次8小时,志愿者们就像是“移动测温仪”。严格做好入粤车辆人员的体温检测,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生命防护线。他们之中,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李鸿鹏还主动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跟父母复述了一遍,又主动分享在粤北站开展服务时应该如何做好自身保护,这最终让他父母放下了担忧,鼓励并支持他为守护自己的家乡做点贡献。




- 重庆
2月16日,来自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返乡大学生团员11人组成青年突击队,在綦江区石壕镇踩山坪社区宣誓成为新冠肺炎阻击战战斗员、宣传员、保障员。
“社区走出去的大学生不多,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理应为自己的社区做出点贡献。”从电子科技大学返乡的大学生罗潇,自疫情爆发以来便常常关注肺炎疫情的发展。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这次社区开展志愿活动,他也毫不犹豫的投身到志愿生活当中。深入居民家中排查登记疫情信息,以实际行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吉林大学返乡的志愿者赵文在排查工作中说:“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助力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的宣传排查工作并未像我们想象当中那么轻松,我们双方都需要耐心与相互包容。”




- 贵州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近期以来,金沙籍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有的第一时间向社区“请战”,有的积极响应团委号召,加入当地青年志愿者团队,按照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团县委安排,有序参与金沙县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目前,已有128名金沙籍在校大学生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分布在全县26个乡镇(街道),大学生们提醒村民“少串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帮助村社区开展卡点执勤,检查来往车辆,劝返外来人员,做好信息登记,守住疫情扩散的第一道防线。


- 西藏
在米林县,团县委发布了疫情防控《致全县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倡议书》,就读于福建三明学院大三返乡学生周昌茏给团县委打来电话询问:“我不是机关单位人员,我是一名大学生,是否也可以报名参加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当然可以,只要你身体健康,自愿参与,服从管理安排就行。”就这样,他成为了米林县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参与米林县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
米林镇团委还组织多名返乡大学生加入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开展巡逻、疫情防疫宣传,关爱困难村民参加生产自救,坚守在“外来人员登记服务站”测量体温、登记信息,协助村医、兽医开展消毒工作。他们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坚定信念、众志成城,真正体现了“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返乡大学生代表说:“感谢党和国家的栽培,在疫情防控时刻我们会同村民一起奋战在村里需要的每一个角落。”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全心全意守护家乡的安全和稳定,实践着“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担当。



在这防疫的特殊时期,阿里地区返乡大学生在全地区各级团组织的号召下,活跃在疫情防控工作前线。15名返乡大学生组成的“神山志愿团”,在国家有难、家乡需要的时候,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针对阿里地区急需的防控物资,他们利用每个月自筹的团费,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1100只口罩向社会免费发放,并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同时,积极协助地区疾控部门开展流动人员调查及深入各单位和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工作。
此外,改则县24名大学生在寒假期间自发成立“造梦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县城社区入户宣讲,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1800余份,并积极协助有关部门配送蔬菜等生活物资,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心系家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 甘肃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那么一群可爱的身影让我们为之感动。在学校里,他们是青春热情的学生,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是奋勇作为的战士,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返乡大学生志愿者。
“你好,请把口罩戴好!请问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身体有发热或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麻烦配合扫码登记一下信息。”说话的男孩子叫谢政,是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的学生。疫情发生后,他是第一个主动请缨到盐茶村联防联控工作点值守的志愿者。
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秦奋,一听说五圣宫村要开展新一轮返敦入敦人员摸排工作,她不假思索就报了名。“天气有点冷,但我不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要主动做些事,争取为社会、为村里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秦奋说。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转渠口镇积极发动组织“青年”这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先后成立返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9个,组织解除居家隔离的返乡大学生加入了全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他们不怕辛苦,积极参加联防联控工作点24小时值班值守。他们不怕为难,主动走进村组用家乡话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坚决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阻击战增添了青春力量。


“我是护理学的。”“我学过护理知识,还未实习。”“我是临床医学专业大四学生。”“我是学中医的,也是大四学生。”“我是学护理的,只有知识,没有实践的行吗?”……这是“静宁县青年防疫志愿者服务队”微信群刚建起时群里的几条聊天信息,因疫情推迟开学的大学生积极报名、担当作为,主动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登记在册的志愿者中在校大学生居多,其中“90后”占比超过了60%,还有20%的“00后”青年,这些“90后”“00后”的大学生成为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的主力军。
从1月29日起共有219名青年志愿者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在线上建群集结,主要承担网络志愿服务工作,通过朋友圈、同学群等途径积极转发官方媒体发布的各类疫情信息、健康防护知识,积极占领网上舆论高地。青年志愿者拿起手机“手指传情”,影响自己的“朋友圈”,理性防疫,让温情弥漫每个角落。




甘肃临夏市折桥镇共有108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走在基层一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富临农贸市场等公共人员密集场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摸排登记工作,在全村范围内和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的讲解疫情防护知识,拿着“大喇叭小喇叭”走社串户,提示村民要戴好口罩,尽量留在家中、减少外出,加强个人防护。此外,大学生还积极主动拍摄群众喜闻乐见的抖音小视频。现如今,大学生志愿者已成为当地讲解疫情防控知识的主力军。
在折桥镇大庄村检查点,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马丽娜,正在劝说在门口晒太阳的村民,“奶奶请带好口罩,赶快到家里去”。在马丽娜和同伴的坚持下,晒太阳的村民听从劝说走进家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得知要成立村级检查点时,马丽娜第一时间报名,并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从不喊累喊苦。
在折桥镇后古村检查点,来自广东医科大学大三的学生易博得知折桥镇后古村党支部 、村委会发出招募抗击疫情执勤点志愿者的通知后积极报名。他告诉记者,当志愿者是当代大学生的自觉,想为社会作一点贡献,在疫情面前,理所当然应该及时站出来,为自己的家乡尽一份责 ,出一份力 。“我觉得我作为一名返乡大学生,尤其是医学专业的,我有责任帮助大家,让大家尽量保持淡定,不要过度恐慌,也同时希望这次疫情尽快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