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堂:优秀学员日志(四):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发布人:高心雨

 

       疫情当前,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不仅做好了自身的隔离,而且不忘关心天下时事,并以日志的形式加以记录。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第四期的学员日志吧!

 

 

曾宇扬

 

        针对最近的孙杨因抗检被禁赛8年的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日报》利用了两个版面发表了四篇评论文章。其中的主要观点包括:虽然孙杨已经表示要对国际体育仲裁庭(CAS)的仲裁结果上诉,但是其胜诉的希望相当渺茫。本案仲裁的基本问题有二:一是事实认定;二是规则适用。毋庸讳言,孙杨不配合药检取样的决定是错误的。其原因一是无知;二是无视。

 

       之后,许多媒体立即对此跟风炒作,通过吸引读者的标题以及断章取义的方式,给孙杨贴上了不少标签。借着“官方观点”,引领舆论风向,给予孙杨大量的负面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却很少有人去质疑和思考:官媒真的言辞会如此激进?这真是官方论点吗?也同样很少人去注意第五版结尾的强调:第六版相关评论不代表本报立场。若不是有人出来进行澄清,大多数人仍然被蒙在鼓里。

 

       从最开始下达判决时,大多数人力挺孙杨指责西方媒体(自己也是这样),到“假官媒”发声后,舆论明显倒向另一侧,再到最后事情被解释与澄清后大众的恍然大悟中,我感受到了大众舆论的一种摇摆不定、跟风特性。我想,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跟从大众、自媒体的观点,而少了自我思考、发掘细节的能力。在自己没法了解事情细节以及事件水落石出之前,最好能从更多的信息源去了解和分析,毕竟事情总有转机,总会有那么些意料之外结果。

 

     《乌合之众》里提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独立多思考、不跟风,至少不会轻易沦落到“乌合之众”之中去。

 

 

何泳

 
 
       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快递小哥汪勇开始护送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上下班。在这个快递公司放假的档口,全国人民都窝在家里“战疫”的特殊时刻,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快递小哥毅然决然地站出来呢?这一切要从大年三十讲起。那时,汪勇在朋友圈上看到了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护士的求助,对方写道:“求助,我们这里限行了,没有公交车和地铁,回不了家,走回去要四个小时。”需求发布后一直没人接单。经过一个小时的心理斗争后,汪勇下定决心瞒着家人“去”。护士们上车后,一路上一言不发,默默抽泣,一直哭到下车。看到这一幕,这个七尺男儿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他说:“我们都说守护家人,没有大家,哪有小家,医护人员正是为大家的救命恩人。”自此,汪勇从开始的怕到后来的越来越爱,从解决出行难题到包揽医护就餐,再到关心医护人员的生活,做了很多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作为一个平凡人,他有着不平凡的想法与不平凡的举动。汪勇没有任何资源,但却能一呼百应。这是因为,在他的背后,有数百个志愿者支援。而正是这寥寥数百人,却撑起了驰援武汉3000名医护人员的物资供应。他们可能奋战在武汉一线,也可能分散在祖国各地,小到牙刷供应商、餐厅老板,大到爱心企业、公益组织。他们,让疫情下的中国充满了爱。

 

 

陈戴荣

 
     “人们得知谁接触过患者后,都躲得远远的;而你们却要反过来将他们都找出来……”

 

       有这么一群人正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上。从接到医院上报疑似病例开始,流调员们要迅速摸清其感染来源、活动轨迹、接触人群,并将密切接触者向其所在街道、社区进行通报,在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措施。

 

       正是因为他们争分夺秒而又细致入微的工作,才使得市民们可以在每日疫情通报中看到“确诊病例涉及区域和场所”的情况,以及“对查明的密切接触者已全部隔离医学观察,对已确诊病例的小区都已告知当地”的表述,从而对自己所居住的街区,所生活的城市,产生足够的安全感。

 

       也正因为如此,有网友给流调员们取了一个酷酷的别称:猎毒者。

 

       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要“精准施策”,那么他们便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疫情防控这战场上,他们不是奉身一线的医生护士,不是统领筹备的官员干部,而更像是这场战役另类的后勤。他们不提供物资却提供宝贵的信息。而他们所面临的危险却不比奋战一线的战士更小…….他选择了逆行,是为了挽回更多的生命;他选择了逆行,是为了打赢这场战“疫”。

 

       2020年的春天,或许是最温暖的一个春天。

 

 

张亦可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验。新冠肺炎以疯狂的速率,肆虐着祖国大地,数万名国人正在饱受疾病的折磨和考验,而14亿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开始了坚守家中,抗击疫情的伟大壮举。大疫当前,生命健康是第一位,随着开学上课时间的到来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做到了停课不停学。学业困难之处也如乌云遇到皎月,月光终究会透过云层撒向大地,驱散黑暗。风停了,夜静了,白天终将来临。在某一刻,太阳将会升起,将希望和阳光一起带来,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陈婕

 

       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20.75℃的气温。在我们的认知中,南极是“极寒之地”,但如今它却日渐“发热”,甚至开始“流血”。乌克兰沃尔纳德斯基研究基地周围原本白茫茫的雪地,出现片片血红,而雪之所以变红,是因为一种名为“雪地衣藻”的红色藻类入侵。但该种藻类只在气候变暖之和才大量繁殖,这充分说明了南极气温正逐步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冰雪升温会使得更多藻类苏醒,恶性循环将会开始。全球变暖,导致海冰面积不断减少,海洋生物数量急剧下降,曾经可爱的企鹅现在看来却是十分可怜。近年来,全球变暖一直是受人关注的问题,世界人民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对问题,但是还远远不够。环保需要全世界的配合,需要新科技的力量,每一个普通人的一个小举动,都可以为这个问题带来一丝丝的改善。“地球母亲生病了,我们绝不能再装睡。”

 

 

郭韩

 

     “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驰援武汉的第二天,年轻护士金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金珊的母亲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抗击“非典”时作为医院检验科大夫战斗在第一线,当时金珊还是一名护校学生。“母亲给我作了榜样,所以这次我毅然决然报名来到了武汉。我身边不少优秀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非常棒,我决心向他们靠拢,发挥自己的专长,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甚至有的退休老党员也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我们年纪偏大了点,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精神没退!”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党员从不会缺席。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积极靠前指挥调度,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各级街道、社区则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党员们纷纷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叶蒙蒙

 

       日前,美国福克斯电视台主持人沃特斯在其节目中演出了一场荒唐剧:他竟妄称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要中国人就疫情正式道歉。此举极尽“污名化”中国之能事,无知且无耻,荒唐且荒谬,无怪乎立即招致众多观众和网名批评。

 

       病毒溯源,尤其是对新发现病毒的溯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钟南山曾说:“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病毒)不一定发源在中国。”但沃克斯竟想通过“污名化”中国来博眼球挣流量。实在是令人不耻。中国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团结全国人民,制定一系列严格的举措来防止疫情扩散。面对疫情,中国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担当。全球17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40多个国际地区负责人,向中国领导人来函来电、发表声明表示慰问支持,对中国抗疫举措及其积极成效,以及为阻止疫情蔓延做出的巨大牺牲予以高度肯定。沃克斯这样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的行为真是可笑至极。中国一直是有责任担当的大国,疫情暴发时中国挑起重担,倾全国之力控制疫情。对于应该负责的事,中国绝不会推辞甩锅。但是对于别人强加于身的罪名,中国也绝不会忍气吞声,任由别人欺负。

 

 

王海

 
       3月6日,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宣布休舱,它是武汉市最大的方舱医院之一,医护人员开心地唱起歌,送最后一批病人出舱。
 
 
       一个又一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一位又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换来了一批又一批康复患者的笑颜。终于,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在全国人民的热切注视下,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关门大吉。最值得我们赞叹的是,该医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出舱零回头、医护零感染的医学奇迹,完成了伟大任务的方舱医院可以不留遗憾的进入休眠期了。方舱医院所取得的成就,是我们有能力抗击疫情的最好证明,也是我们与疫情抗争的里程碑。它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有办法应对和治疗大规模的传染疾病,中国绝不会被病魔拖住前进的步伐。加油,武汉!加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