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堂:优秀学员日志(七):这是疫情唯一的好处,却也是个尖锐的提问。

发布人:高心雨

 

       疫情当前,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不仅做好了自身的隔离,而且不忘关心天下时事,并以日志的形式加以记录。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第七期的学员日志吧!

 

卢宇煌

 

       日本爱知县丰川市请求中国返还之前捐赠的 4500 只口罩的剩余库存,无锡新吴区得知情况后,迅速反应,立即筹措口罩进行回赠,而且数量达到5万只。在包装箱上,细心的工作人员还贴上了纸条,上面写着“一衣带水,源远流长”“隔海相望,樱花满开”“众志成城,战疫必胜”,表达对丰川抗“疫”的支持。据悉,这批口罩将分批发往日本,第一批已于3月24日发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的回应可谓“大国风范”。除此之外,对于其他友好国家,我国的回应也相当给力,彰显我泱泱华夏的深厚文化底蕴。

 

1

 

陈婕

 

       受疫情影响,大家失去了在假期出门远游的机会,但是这让“云端服务”有了机会大显身手。“云赏樱”让广大民众在不到武汉的情况下,也可以欣赏到武汉大学内的樱花美景,甚至可以与广大网友一同分享展示诗句。

 

       而“云端服务”也给农民带来了好处。云上春耕备耕、干部直播带货、远程问诊教学……在疫情之中,一系列互联网数字化新技术加快走进乡村,“互联网+农业”融合不断深化,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或悄然发生改变。江西南昌智慧大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大田物联”APP,可以将通过田间装有的物联网设备监测到的田块的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农作物长势等反馈到APP中,帮助农民更加高效地了解农田情况,又更科学地开展田间管理,提高了产量。

 

     “我们的沙棘木耳,色泽饱满,入口爽滑弹牙,极富营养价值,欢迎大家购买品尝。”3月21日,黑龙江省孙吴县县长徐钢通过直播平台,向全国网友推介孙吴县的农产品。在疫情中,这样的场景并不鲜见。一场场火爆的直播,不仅缓解了疫情下的农产品滞销难题,更让人们看到了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广阔空间。

 

黄海蓝

 

1

 

       自3月28起,中国将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这一公告宣布后瞬间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于我个人,我很支持这一决定。

 

       虽然疫情的根源目前还未确认,但有少部分不理智的外网网友依旧认为,这次的疫情由中国扩散,中国欠世界一个道歉。实际上,在这次疫情中,中国一直尽全力阻止疫情的扩散,我们现在取得的阶段式的胜利,是动用举国之力、十几万医护人员、基层警察、建筑工人等人自我牺牲冲锋在前和一千万英雄的武汉人民封城隔离以及全中国人民自觉居家隔离换来的。中国为世界争取了宝贵的空窗期,亦为抗击疫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国外疫情暴发后,中方也一直在帮助世界各国人民:援助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塞尔维亚、西班牙等等,派出了精锐的医疗团队,送去宝贵的医疗物资。可以说,中国不欠任何国家的,中国对得起全世界。

 

       再者,到目前为止输入性感染已经让我们的基层工作者疲于奔命,甚至疫情出现了轻微反弹。在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避免疫情二次爆发,前功尽弃,也为了让国内的经济社会慢慢恢复、工人们能回到工厂,学生们也得以正常回校,这样的措施无疑是必要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国家深思熟虑之后才做的决定。

 

       疫情控制的确是一场战争,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想,我们更应理智看待新闻消息,相信国家的同时自觉服从安排。

 

高心雨

 

       疫情之下,人类将自己约束,城市街道变得空空荡荡,而动物们渐渐撒欢。意大利港口游玩的海豚、罗马喷泉下的鸭子、武汉街道奔跑的野猪和兔子。终日雾霾的石家庄也迎来蓝天白云的好天气。这是疫情唯一的好处,却也是个尖锐的提问。

 

       疫情期间,世界各地与能源和运输有关的各种废气的排放量都大为减少。多少人呼吁的低碳减排,多少人担忧的全球变暖问题,在如此大的范围内迎来了戏剧性的变化。这是个让人笑中含泪、代价惨重的结果,也是一个尖锐的提问: 一方面,疫情缓解后,各国政府一定会想尽办法重新刺激经济,动物也好,空气也罢,也许会被放到次等重要的位置。污染大概率会出现“报复性反弹”,甚至会被视为社会恢复活力的指标。而另一方面,无论是这次的疫情扩散,还是正在加剧的全球变暖,都是目前人们经济运转和生活方式的结果。发展和保护,这样的难题将会长期交织在一起,持续、尖锐地考验人类应对的智慧。从个人到社会,如果没有反思和改变,可以想见:就像应对病毒一样,前面犯的错误越多,后面的难度就越大。人类真的没有多少侥幸的空间。

 

王梁炜

 

       三月二十星期五,原定正常开学的日期已经过了41天。特殊形式下,网课取代原本的课堂学习成为了小初高中乃至大学生的最重要的学习渠道。在此记录一下这段期间我的的网课学习感想。

 

       学院现在通过慕课、B站聚集优质学习资源的平台和一系列练习平台正常开展了三门课程,老师们每周通过微信群聊进行答疑来提出思考问题和解决疑问。学习体验不错,希望其他科目也可以效仿这样的形式陆续开课。

 

       隔离在家,独自在网络世界学习滚打摸爬,发现其实网络上现有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而且质量也丝毫不逊色,需要我们善于寻找和利用。邮寄的教材已经到家,学习的资源齐全。我想,对于大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本就是需要努力加强的能力,这个漫长的“假期”,对于自律的人是一个礼物,对于不那么有规划的孩子,很香,但快乐不会持续太久……

 

       给即将中考高考的中学生和论文答辩的毕业生打口气,学习环境改变得很突然,也许不能适应如初,但这出乎意料的考验看好的是依旧努力的人。

 

张亦可

 

       身为湖北疫区的普通人,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每一位抗疫一线的英雄!疫情发生后,大家从全国各地驰援湖北,在防疫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中间有医护人员、有警务人员、有军人、有志愿者……他们兢兢业业的贴心服务,无怨无悔的拼命坚守,太多温暖,太多感动。

 

       无论是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还是九五后的青葱少年,他们都是生命的守护者,是我们真正的英雄!谢谢你,为湖北,为我们,拼过命!

 

王海

 

       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湖北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有序推进。然而此时,社会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做法。据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和企业限制湖北籍员工复工,或者不录用湖北籍员工;有的地方将执行“点对点一站式”任务的湖北籍大巴车,拒于大门外......

 

       作为疫情重灾区,湖北人民付出了艰辛努力,作出了巨大牺牲。“武汉加油”“湖北加油”,抗疫最艰难时,全国人民为湖北加油打气。湖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常年有1100多万外出务工人员,其中,省外务工人员约600万。如今,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员踏上返岗复工的旅程,同样需要全国人民和他们一起“加油”。

 

       困难时期,响彻全国的“武汉加油”“湖北加油”,成为最有温度的语言,激励了湖北人与疫情作斗争,为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在众多湖北籍务工人员返岗复工,社会上同样需要“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不仅要大声喊,更要在心里善待返岗复工人员,为他们多亮“绿灯”,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湖北加油”并不是口号,而是真挚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