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五一”假期出行注意事项

稿件来源:人民网、诸城教育旅行社、今晚报 发布人:高心雨

五一假期将至

大家旅游的意愿也是越来越强烈

但是疫情仍未结束

建议大家假期外出做好防护

尽量不要跨省跨境旅游!

 

专家:五一如要出行建议以室外活动为主

 

       4月15日,李兰娟院士表示,在做好防疫情输入、反弹的工作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复学以及适当的旅游都是可以的。“大家应该利用这个节日好好休息,也可以适当地到人员不是集聚太多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在全球疫情形势下,不建议出国游,在中国旅游还是安全的。”

 

       4月1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建议市民五一假期出行多选择室外场所,人群聚集时需要戴上口罩。“旅游场馆里最担忧的的是吃饭地方,可以自带干粮,或者选在宾馆房间里自己吃饭。”

 

       4月2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五一”假期是否可以小范围出行旅游,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表示,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行旅游较安全。但因目前还有新增境外输入病例或本土病例,所以还是要保持警惕。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旅游。

 

五一假期期间应从8个方面注意健康安全:

 

       1.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外出必须佩戴口罩,随时保持手部卫生,社交场合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2.出入公共场所(商场等)、旅游景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请配合管理部门工作,主动出示健康码,做好体温检测,不扎堆儿,减少感染风险。

       3.规划旅游时,尽量选择市内游、近郊游、周边游,不建议长途出行,及时掌握旅游点的门票及限流情况,提前预约。

       4.游览公园、景区、文化场馆时,分散游览、有序参观,不进行聚集性、群体性活动。

       5.尽量避免聚餐,如外出就餐,倡导分餐,尽量缩短就餐时间。就餐时尽量同向就座,面对面就座应错位,注意保持距离。建议错峰就餐,使用公勺公筷,或自带碗筷。

       6.体育锻炼时,选择室外运动场所和符合标准的室内场所,不同时使用同一器材锻炼,不开展人员聚集、身体密切接触的体育项目。

       7.家居环境要勤开窗、常通风,注意饮食卫生。

       8.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

 

最后提醒大家

长假将至,疫情未止

切勿“放飞自我”

牢记莫扎堆、莫聚集

做好个人防护

才能享受大好时光!

 

1

2

3

敬告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ID:cehuizd)高度重视版权,对于来自网络、期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内容会在文中标明信息来源、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感谢诸位对本公众号内容的认可,非常欢迎转载我们的文章,供交流学习。只是材料整理不易,请在直接转载全文内容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