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与智利麦哲伦大学等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
近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智利共和国大使馆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简称“高极联”)与智利麦哲伦大学签署学术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在极地科学联合研究、共建研究平台、人才培养、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中方代表高极联签署备忘录的是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程晓教授和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陆志波教授。智方代表麦哲伦大学签署备忘录的是Dr. Juan Carlos Aravena教授。

备忘录约定,双边将在平等、互利及相互遵守彼此法律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共同推动“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科学计划的开展;定期组织科研考察联动,联合双方科学家参与南极实地野外考察;建立国际联合科研平台,在海洋、生态和环境领域进行前沿科学研究;促进极地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共享;通过建立联合观测站或合作基地等方式,加强双方青年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开展U20(Under 20)未来极地研究科学家计划,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下一代极地科学家提供平台。
智利麦哲伦大学成立于1961年,是智利前州立技术大学的总部,在智利大学系统中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自然科学领域,麦哲伦大学重视对南极洲的实地考察研究,关注极地区域的环境变化。2020年,麦哲伦大学参与了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暨2020年度中-智合作西南极综合地质考察,与我国具有较深厚的合作基础。

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4月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吉林大学等30余所国内高校共建,主要研究方向为极区环境监测与模拟、极地变化与全球效应、极区环境与航道资源、极区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团队作为高极联的重要成员之一,积极参与到本次极地国际合作网络的搭建中。

中智互为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长期走在中拉前列。今年是中智建交50周年,本次备忘录的签署将积极促进中智双方极地领域高水平大学建立更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以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通过联合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形成更深、更广的极地研究合作,为合理、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南极环境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