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山大学云论坛,重磅来袭: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诚聘英才
1、论坛时间
2020年7月11-13日
2、论坛形式
网络会议 (云论坛)
3、学院简介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下称“测绘学院”)成立于2019年4月,位于美丽海滨城市——珠海。学院以遥感和导航为核心研究领域,依托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海洋和极地科考船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拟在全球范围内引进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发展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建设国家航天遥感应用支撑体系,推动大湾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遥感综合监测及航天北斗产业化应用,目标是将学院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测绘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目前,测绘学院重点建设有先进遥感技术、极地与海洋遥感、环境遥感、重力测量与应用、精密定位技术等五大研究方向。作为新建工科学院,经过1年的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及人才引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学院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专职研究人员等40余人,聘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程晓教授任院长。学院规划5年内人才队伍建设规模达到300人(专任教师100-120人)。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学院发展势头迅猛,亟需大量在测绘、导航、遥感领域有建树的高素质人才的加盟。
一、论坛主题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分论坛将通过主题报告、青年学者学术交流以及学院人才引进面试等形式,集聚海内外测绘、导航、遥感及相关领域的青年才俊,共同交流该领域学术前沿问题、探讨学科领域的国际热点,增进了解,促进学术英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日程安排
1、主论坛
时间 |
场次 |
7.11 |
浪漫的珠海 |
2、学院分论坛
时间 |
交流内容 |
报告人/参与人 |
7.12 上午 |
学院发展及人才引进政策介绍 |
程晓院长 |
先进遥感技术 |
领域专家 |
|
极地与海洋遥感 |
||
环境遥感 |
||
重力测量与应用 |
||
7.12 下午 |
青年学者学术交流 |
参会青年学者 |
7.13 上午 |
学院面试(网络) |
青年学者申请人 人才引进委员会老师 |
三、邀请对象
1.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身心健康;
2. 年龄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3.具有海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或预期于2020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在读博士生,有连续1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者优先;
4.在学科领域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以上,并取得一定成绩或具有发展潜力的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
四、报名方式
报名系统登录方式:
1.关注“中山大学人才发展办公室”微信公众号,点击菜单栏“招贤纳士”中的“我要报名”跳转至报名系统。
2.或复制网址登陆报名系统:
http://uems.sysu.edu.cn/hrrecruit/product/mobile/index.html#/login?FM_SYS_ID=hrs
五、学院人才岗位设置
1、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学科带头人:年龄不超过45周岁,有重大科技成果或重要学术成就,在本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有引领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明确思路,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或具有相当水平,曾担任团队负责人者优先考虑。
(2)中青年杰出人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具备突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潜能,研究方向具有重要创新前景,取得获得海内外认可的专业成就。
(3)青年学术骨干: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活跃的创新思维、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已取得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的学者。
(4)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不超过3年,年龄不超过35周岁。应具有海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本硕博学习经历,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潜力。
2、专职研究人员
(1)特聘研究员:首次聘用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具有显著学术潜力,取得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原则上已发表不少于3项突出的学术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成果数量可适当减少;在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博士后、讲师或者助理教授工作经历的人员;至少主持过1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海外申请人可不做要求)。
(2)特聘副研究员:首次聘用时年龄原则上不超过38周岁,具有较强学术潜力,并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原则上已发表不少于2项突出的学术成果,成果特别突出者,成果数量可减少到1项;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
(3)博士后: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获得博士学位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品学兼优,年龄不超过35周岁且获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已取得一些科研成果;
有关我院各类人才招聘详情,可参见:http://sges.sysu.edu.cn/article/402
六、学院青年人才发展机遇
1. 科学研究:学院围绕上述方向组建大团队,深度参与国家“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助力青年学者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2. 国际合作:国际化的科研与教学环境、国际交流频繁。
3. 大科学装置:“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中山大学科考船、全球卫星地面站网、遥感卫星星座等。
4. 大科学平台: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三极遥感大数据中心等。
5. 晋升空间: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作为副教授和教授的人才储备队伍,有大量机会可申请转聘为副教授及以上岗位,以及被推荐去广东省内其他高校和企事业单位。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老师
联系电话:+86-0756-3668354
电子邮箱:sges@mail.sy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