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家国:带你读懂《反间谍法》

稿件来源:415宣传活动、安全研究、央视新闻、新华网 阳江市国家安全局、上海市国家安全局 发布人:高心雨

人类社会

间谍窃密行为早已有之

 

《周礼·秋官·士师》

记载了古代惩治八类犯罪行为的先例

“掌士之八成:

一曰邦汋,二曰邦贼,

三曰邦谍,四曰犯邦令,

五曰桥邦令,六曰为邦盗,

七曰为邦朋,八曰为邦诬”

其中第一位的“邦汋”

指的就是

盗取国家机密者

 

由此可见

自古以来

窃取国家秘密就是

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

对此立法也显得尤为关键

2014年1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颁布施行

今年已经六周年啦

 

1

 

当前

国家安全领域正日益拓展

这其中既包括传统安全领域:

政治安全、国土安全

军事安全、经济安全

文化安全、社会安全

更囊括了非传统安全领域:

科技安全、生态安全、

核安全、生物安全

……

 

地理测绘信息

人种基因信息

网络数据信息

都可能隐藏着国家秘密

 

有时候

在网上讨论一个有关信息安全的问题

在朋友圈中发布一张技术场所的照片

用邮件传递一份内部发行的学术刊物

……

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

失密泄密

 

今天,也是反间谍法宣教日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反间谍法

一起提高国家安全意识

共同维护国家稳定

 

 

  •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简称:反间谍法)于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反间谍法既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法律依据,又为在隐蔽战线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了具体的制度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反间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下面通过几幅图片,带大家读懂《反间谍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图片来源:安全研究

 

当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网络技术及应用的普及

互联网也成为攻击窃密的重要渠道

 

相关案件的窃密手段是这样的

↓↓↓

16

 

今年更是出现了

披着新“马甲”的木马窃密邮件

——

 

17

 

不仅对我国家秘密安全和网络安全造成危害

也严重干扰了我国疫情防控工作

所幸

相关案件已被国家安全机关侦破

 

另外

还有一些“藏”得更深的新手段

 

81

图片来源:新华网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皆是主角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要给自己打好“预防针”

对不明身份人员多加防范

不要贪恋轻松意外获取的利益

在与境外人员进行文化、学术交流时注意把握内外有别

更要不断提高反奸防谍意识

掌握识别间谍行为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