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021年新年贺词
新年的钟声叩响了2021年的时间之门,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向您致以新年的诚挚祝福。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新建学院找方向,打基础,求发展的关键一年,学院的各项工作均获得喜人进展。
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强化思想建设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核心作用。坚决拥护执行上级党组织和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到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
不断强化党组织对学院发展大局和师生队伍的全面引领。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推进党团班一体化、青马学堂、师生党建联系小组为抓手,构建党建育人工程;指导成立学院分工会、学院团委;组织学院师生开展“测绘有度,唯学有德”专题活动,并参加纪律教育学习月和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等活动;带领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观黄埔军校、参观校史馆、赴中山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疫情期间,党组织迅速动员,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通过云端积极宣传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并组织党员捐款捐物。
2020年学院吸收入党积极分子61名,28名入党积极分子从青马学堂结业,发展预备党员10名,并在珠海校区红色诗文朗诵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二、以人才引进为重点,夯实学院发展基础
加强对外宣传,制作学院宣传册,拍摄宣传视频,通过学院网站及公众号等多渠道招揽人才,利用学术会议促进人才引进工作。“请进来”,就是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的方式,邀请优秀学者到珠海实地考察学院情况,宣传学校人才政策。2020年我院承办“卫星遥感高峰论坛”、“第三届空间地球科学学术会议”、“粤港澳高校联盟青年学者论坛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分论坛”、“2020中山大学青年遥感论坛”“2020珠海论坛学院分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累计逾千名学者受邀参会。“走出去”,就是鼓励教师和专职科研人员外出参加会议,利用会议间隙宣传我院的人才引进计划。
2020年我院有17位“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到岗,5名博士后进站,1名专职科研人员入职,已经形成24人的年轻化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双聘院士1人、百人计划教授3人(含杰青1人)、副教授6人(含国家优青1人,广东省杰青1人)、助理教授14人。
三、以“三大建设”为引领,大力推进学科建设
我院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珠海校区深海、深空和深地学科的发展规划,以“三大建设”为引领,主建“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围绕遥感和定位技术两大核心技术,推动建设先进遥感技术、大地测量与导航技术、极地与海洋遥感和环境遥感等四个科研平台。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招生专业在2020年3月获得教育部批准,并开始招生。本年度招收70名本科生,2019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生也将专业调整为遥感科学与技术。
本科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平台建设稳步推进。申请获批2560万元用于2020-2021学科建设项目,申请获批168万元用于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推动建设可容纳65台机位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预计于2021年初投入使用。在学校的支持下,今年学院新购置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类、摄影测量与遥感类和地理信息类等专业仪器设备总计479套,价值1632万元,可用于建立数字地形测量、卫星导航与定位、激光雷达、定量遥感和航测无人机等实验室,满足学院遥感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
学院参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承担极地海洋与气候变化创新团队建设,获批年度建设经费750万元;承担海洋遥感信息中心平台建设,获批建设经费近4000万元,在海洋遥感大平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学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共同建设“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发挥双方优势,围绕全球变化科学,联合开展全球变化系列卫星和关键载荷验证研究,计划建设我国首颗专用于北极航道的微型SAR卫星,已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学院参与月球空间站国际大科学工程,受邀在月球空间站选址方案设计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包括月球空间站选址现状与因素分析、月球空间站选址优化研究等,共同推进我国月球空间站工程的发展。
四、坚持“三个面向”,承担大项目同时着力提升影响力
学院坚持“三个面向”,凝练学科方向,整合学术资源,提升研究水平,积极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
2020年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2项,其中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项目资助总经费144万元。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立项1项,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1项。
横向项目方面,承担技术开发(委托)项目2项,总金额达2174.8万元。
论文发表方面,我院2020年度共发表论文46篇,其中中科院1区论文13篇,Top期刊论文15篇。
为扩大学院在学界的影响力,2020年8月学院主办了为期五天的“中山大学2020空天地海智能感知技术暑期学校”,涵盖激光雷达与视觉三维感知、环境遥感、南极与气候变化、北极与气候变化、海洋科学与感知、InSAR、海洋观测技术以及大地测量九个专题,受到国内本领域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在线观看人数最高达到4.5万人次,日均观看量约1万人次。12月4-6日承办第三届“空间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国内参会人数近700人。
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学校“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推行“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严抓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现有本硕博学生共计171人,人才培养体系初具规模。学院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学院本科生及研究生培养方案;成立学院教材选用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在教材选用过程中,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原则、适用性原则、优秀性等原则,实现校-院系-课程负责人三级联动管理;成立学院青年教师课程巡视小组,切实执行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三个一”工程,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升年轻教师的讲课水平;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成立学院院级教学督导小组,深入一线开展督导工作,加强督导队伍建设,健全院校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培养“学在中大、追求卓越”的优良校风学风。
2020级本科生荣获“军训先进连队”称号;学院在校运会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并获得女子学生组跳远、铅球第二名,男子学生组铅球第五名的成绩;参加第四届公共治理数据分析大赛暨第二届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荣获优胜奖。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博士1名、硕士1名;广东光大升学深造奖学金硕士1名;获得第六届全国激光雷达大会无人车高精度地图比赛一等奖、激光扫描数据处理大赛二等奖。
我们深知,学院的成就,离不开大家这一年来的鼎力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
祝愿老师们、同学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0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