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马学堂:听榜样故事,明大学规划
听榜样故事,明大学规划
12月26日上午10点,我院于教学楼C303课室举行《听榜样故事,明大学规划——退役复学校友及参与支教校友交流讲座》
在讲座中,同学们通过退役复学的两位学长张腾跃,张笑天的讲述以及与他们的面对面交流,了解了他们为何会做出服兵役与支教的选择。
团委副书记张留伟老师,兼职辅导员侯悦、团委组织部部长高心雨、实践部部长王瑞蕊以及学院全体青马班成员作为嘉宾参加了本次交流活动。
01
首先,张腾跃学长上台为我们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学长就战备演练,比武竞赛,复学发展等几个方面展示了他服兵役几年的心路历程。学长指出,在服役期间,他始终没有忘记“善政治国”的责任与担当,连续两年奔赴驻地十余所高校进行征兵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士兵代表,他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给青年学子树立了模范榜样,得到军、地领导高度赞扬;“退伍不褪色,青年多壮志”——爱国荣校,胸怀天下的政务学子正在用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传承永续,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根植于更多的青年人心中。

图 | 张腾跃学长为同学讲入伍动机
学长还回忆起自己在部队最难忘的一次经历:在新兵集训期间,部队组织“紧急集合”的战备拉动,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把被子、褥子、大衣、蚊帐等单兵携行具用绳子捆绑好,并到指定位置紧急集合。第一次战备演练张腾跃拿了全连倒数第一,被战友和军官们笑称为是个“只能跑,只会跑的大学生”。学长表示是强烈的自尊心、军人的荣誉意识以及超强的执行力让他在部队中脱颖而出。从这次经历中,他也深刻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人是因行为而受人尊重的。他无比感激自己的每一次失败,凭借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坚韧强劲的军人精神,磨砺出了铁一般的意志、信念与担当。

图 | 张腾跃
学长为同学讲备战演练
每当回忆起军旅生涯,张腾跃都满怀激情地说,“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应征入伍是他一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在部队中收获的人生经历和战友情谊,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燃情岁月和最宝贵的人生财富。在日光倾城的上午,张腾跃无比期待地许下希冀:接下来的人生,他将用自己短暂的青春,去做一件永生难忘的事——赴西藏支教。

图 | 台下的同学们
02
接着,作为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之一的张笑天学长分享了他在西藏林芝一中支教的过程,学长指出:“在我真的去支教之前,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知道自己究竟会面对些什么。我们一行二十余人带着些许多好奇,紧张和激动,开始了难忘的支教之行。车窗外的风景从繁华的城市渐渐变成了小平房,大巴车缓慢行驶避让着经过的农用车,路口会有朴实的村民抬头张望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这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一种生活。学校的操场由泥土和破碎的红砖构成,四周的小平房就是孩子们上课的教室,这里的天很低,操场中间的旗杆竟让这个小学校园显得有些肃穆和庄严。我们明白,这不是一场游戏,我们大学生对这里的孩子们来说,代表着远方,代表着他们能想到的所有美好。”

图 | 张笑天学长演讲
“决定要给支教的小孩子讲“小王子”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没底的,我不确定孩子们能不能理解我想表达的,更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配合我这个毫无授课经验的“老师”。所有的疑虑,在我们进入教室的那一刻被全部打消。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一个个睁大了眼睛,脸上挂着善意的笑容,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太好奇现在孩子眼中的世界,在课堂互动中,我让他们画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孩子们情绪高涨,有的画了两个牵着手的小人儿,在旁边写着“好朋友”;有的画了蓝天白云小花小草;有的干脆画了一个大西瓜,说自己最想吃的就是西瓜。但是有一个小男孩没有画画,只是写了一行字:“我想让妈妈陪我玩一天”他告诉我们,妈妈平时太忙了,没时间陪自己。他最想要的就是让妈妈陪自己玩一天。望着这行歪歪扭扭的字迹,我仿佛能一直看到男孩那简单,纯粹,毫无杂质的心里。我们被一种巨大的感动笼罩着。”

图 | 张笑天学长讲述支教成果
学长深情地表示,支教是对支教队员的一种再教育,是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升华的重要途径。心中有绿,脚下留青;支教助学,尽心而为。支教工作是改善农村教育现状,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让我们肩负光荣的使命,去迎接教育万紫千红的春天,孕育生命的绚烂。”支教一年,一生不悔,为祖国献出我们的青春,不悔!

图 | 同学向张笑天学长提问
03
最后张留伟老师对本次交流会作了总结,对同学们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与要求。他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可以让各位同学响应时代号召,激发广大同学师生戮力同心、共谋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让各位同学能从退伍士兵和支教结束的中大校友的经历中感受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热血爱国豪情和“陋室一间,桃李万千”的无私奉献精神,让同学们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其背后平凡而又伟大的故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为教育事业奉献自我的无私精神;同时能使同学们了解校友们为何会做出应征、支教的选择,激励同学们如何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

图 | 张留伟老师进行讲座总结
在讲座结束后,还有许多同学想与学长们进一步地交流,面对面地向他们提出心中的疑惑。于是,在学院老师的安排下,学长们加入了同学们之中,前往榕园食堂共进午餐,在这个过程中,学长们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所好奇的种种问题,解开了同学们心中的疑惑。

图 | 张留伟老师、学长们以及同学们
04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有良多感想,在班委的鼓励下,一部分学习小组更是用文字记录下了他们听完讲座后的感想。
第五小组
12月26日,我们有幸聆听了两位学长(张腾跃学长和张啸天学长)对他们服兵役多次获奖和奉献西部支教的故事的介绍,并从他们的经历中对自己大学未来的道路有所感悟。“青年志存高远,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主席常常鼓舞青年一代要志存高远、坚定理想信念,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服兵役是我们参与保卫国家的光荣使命,参与支教则是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这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的楷模啊!
大学四年被誉为人生最美好的四年,这四年里我们有挥洒不尽的青春与力量,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去想学自己想学的知识,享受喜欢享受的事务,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做事。但是这可以是美好的四年,也可以是堕落的四年。有的人大学结束后,带着丰富的知识和一腔的热血奔赴了自己的未来;也有的人一无所成,收拾自己的行囊灰溜溜的离开了大学的校园。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大学生涯美好而充实呢?我想两位学长都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张腾跃学长选择休学服兵役,把自己的热学与汗水献给了军队,把自己的所长结合起来,让自己在拥有良好氛围的军队历练,并且获得了出色的成绩,让母校为他自豪,在他退役之后及积极在校园内宣传部队文化,并且担任中山大学国旗班五校区的总班长,在学校的各种庆典上发光发热。可以说他已经给自己的大学生活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曾多次回信寄语志愿者。在回信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时,他希望服务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大学生支教作为高校公益活动主要形式之一,体现当代“95后”大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通过支教,大学生对自我有进一步认识,对个人思想提升和未来发展走向产生诸多积极影响。
而张笑天学长选择了给偏远山区的孩子们支教。他们的研究生支教团队走过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遍布中华大地。他选择了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第一中学服务。捧专心挥汗讲台,担任高一年级英语教师,给藏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世界观,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总的来说两位学长都没有虚度自己的大学四年,他们充分把握了这四年的时光,挥洒自己的汗水,不沉溺与安逸,勇于挑战自己,收获到了新的知识,充实了自己的大学生活!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精准扶贫”的推进落实尤为重要。教育作为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大学生赴中西部贫困山区支教,实地了解我国基层教育发展现状,了解我国基层现状,在实践中发挥所学知识,帮助贫困地区,通过自我对比与乡村现实生活感染力,激发95后大学生爱国主义信念,使大学生懂得爱国真谛,与祖国同在,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亲自进行家访等实践活动,了解底层人民生活现状,在实践中感受城乡差别。支教学生与乡村教师共同工作,通过学习与交流,了解乡村教师,扎根于基层,扎根于人民的故事,在故事分享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与乡村教师接触过程中,深刻认识乡村基层工作的崇高性,树立扎根基层,扎根人民的理想信念, 改变就业观念,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党和人民对于青年寄予厚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支教作为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活动,支教为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付出自己的绵薄之力,中国大学生通过“西部计划”支教谱写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一名支教教师通过不长的支教生涯改写无数山区孩子的人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胸怀天下,立足当下,履行好教师的神圣职责,肩负起为国育才的勇敢担当是对支教团大学生的角色要求。让自己成为“有情怀”的小老师,带着“家国情怀”育人,本着“工匠情怀”教书,把握教育尺度,摸清学生温度,探索工作效度,不辜负每一个学生的期待,也为自己的青春书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当代青年社会价值的最大化。现在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先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可以在下一阶段的选择中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为国家做出贡献,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结语
同学们通过退役复学的两位学长张腾跃,张笑天对他们服役、执教历程的讲述以及与他们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了解了他们为何会做出服兵役与支教的选择,以及这些决定所带给他们的人生经历与收获。从他们所选择的心路历程中得到启发,让同学们了解到许多不曾从其他渠道听说过的服兵役以及支教细节,从而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更加明确。

图 |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