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山海之间,“翼展宏图”:飞马无人机系统培训班学员感想(二)
2021年5月15日,由中山大学、南方海洋实验室(珠海)与飞马无人机公司合作举办的,由我院承办的飞马无人机系统培训班圆满结束。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不仅收获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学员感想
为期两个周末的无人机飞行培训结束了,我收获颇丰。本次培训包括无人机的理论方面和外场飞行的实操,专业技能点满的教练和讲解人员都加深了我对无人机摄影测量流程的了解,这是一次人生中前所未有的新奇体验。
第一天的上午,飞马公司的讲解员为我们讲解了各种型号的飞机的组件,载荷类型,续航时间等。此外,我们还系统地学习了无人机管家这款操作软件,并能够熟练操作智航线进行无人机航线的规划,张老师还带我们提前了解了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些基础,航向重叠度,旁向重叠度等新名词使我大开眼界。第二天我们了解了各种飞机的组装过程,观摩了外业飞行展示以及内业数据处理的流程。对于无人机进行摄影测量的具体流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个周末我们进行了无人机的实操飞行,工程师检查了我们小组规划的航线,了解了航线规划上的每个参数的意义以及设置后的结果。比如我们规划的航线应尽量为偶数条,比较节能,可通过增加旁向重叠度来进行航线的调整。我们小组选择的飞机为V100,该飞机需要一个GPS基站进行精准的定位,在教练的指导和同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完成了为时12分钟的教学楼航拍,看到飞机盘旋上升与下降,我的内心十分激动,太阳仿佛也没有那么晒了。规划航线,组装飞机,设置基站,连接电脑,飞行前的各种检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细致的考量与规划,哪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无法完成飞行。
本次飞马无人机培训带给了我许多奇妙的新体验,也增强了我的动手实操能力,关于大创项目的灵感不断涌入。但是希望工作人员在实操的时候可以提前完成飞机固件的升级,这样能够更加节省大家的时间,提高培训的效率。
19级本科生高婧雯


学员进行无人机实操
历时两周末共四天,飞马无人机培训已然落下帷幕。室内,飞马工程师们和张老师用心讲解演示。室外,老师们演示飞行过后,学员们认真操练,专注作业。培训结束之际,我欲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次成功的飞行作业,离不开严谨的操作。飞机组装、航线规划、飞行前维护、飞行中监测、飞行数据拷贝与处理……每一步的不审慎、不严谨,都可能导致作业无效甚至是飞行事故的发生。譬如,飞机组装时,每个卡扣都要确定已经弹出,电池、载荷等等也需再三检查是否已装配牢固。而开启“智飞行”时,也需再次检查组装是否正确。再如,航线规划时,需通过组间协调、作业需求和周围建筑调整飞行高度,也需确认航向重叠、旁向重叠、点云密度等等是否符合要求。此类的情景还有许多,但无处不在说明操作严谨认真的重要性。而一旦操作疏忽,轻则飞机报废,重则危及人员安全,将可能带来巨大损失。
对于刚刚接触无人机的新学员而言,要提高专业技能与素养,在扎实学习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也需亲身操练,主动给自己“加课”。外场固然晒且热,但欲想不负此行,就需主动练习。如同其余理工科的学习一样,没有多加实践而仅有旁观,也许几天过后就将海马体的短暂记忆渐渐忘却,无法体会到自己动手操作时的临场应对,可能也难以对整个流程有清晰的认识。
虽然此次培训时间并不长,但留给我们的收益却是莫大的。希望此类培训在以后能更多地举办,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测绘学子提高专业素养。同时,也希望以后能增加学员自主实践学习的时间和机会。最后,感谢飞马公司和测绘学院给予我此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20级本科生易启亮

学员合影
2021年4月10日-11日及2021年4月17日-18日,深圳飞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办为期四天的飞马无人机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摄影测量基础理论知识、飞马无人机V10、D20、D2000等型号的介绍、飞马无人机管家的使用、无人机航线飞行设计及各型号无人机安装与飞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无人机航线设计、安装与飞行。
无人机的航线设计是基于专业软件“无人机管家”,该软件是无人机数据获取、处理、显示管理以及无人机维护的一站式智能GIS系统,支持固定翼、旋翼等种类丰富的飞行平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的航线模式。在测区选择上也需要考虑需求、电池电量等因素
无人机的安装则需要做到细致谨慎,确保每个步骤的准确无误,每一个卡扣锁死,任何一个步骤的松懈或不当安装都会导致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毁灭性伤亡。飞行前也需再次对无人机各个部位是否安装完备进行检查。
无人机飞行时要根据无人机的型号设置 起飞点、朝向等并且需要在起飞降落都录制视频,并在开始飞行后不断观察飞行数据,保证实时了解无人机动态及运行情况。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了解了飞马无人机的操作流程,掌握了新的专业技能,收获颇丰,也十分感谢飞马无人机可以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兴趣变为实践。
20级研究生李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