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我院喜获2项2021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发布人:高心雨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发布通知,公示了第69批面上资助、第3批特别资助(站前)、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拟资助人员名单。我院拟获得第69批面上资助1人、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1人,项目资助总经费26万元。

项目

姓名

学科

资助等级,金额

第69批面上资助

彭福凯

测绘科学与技术

二等,8万元

第14批特别资助(站中)

郑雷

测绘科学与技术

18万元

 

面上资助是给予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从事自主创新研究的科研启动或补充经费。由专家通讯评审确定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分为一等和二等。自然科学资助标准为一等12万元、二等8万元;社会科学资助标准一般为一等8万元、二等5万元。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开展创新研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适当倾斜。

 特别资助(站前)是为吸引新近毕业的国内外优秀博士进站,在自然科学前沿领域从事创新研究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1年全国资助400人,资助标准为18万元。

 特别资助(站中)是为激励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增强创新能力,对表现优秀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的资助。由专家会议评审确定资助对象。2021年全国资助约800人,资助标准为自然科学18万元,社会科学15万元。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作为新建学院,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其中,2020年获得第68批面上资助项目1项(郑雷,测绘科学与技术,二等资助8万元)。目前学院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专职研究人员等40余人,学院成立2年来,在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本科与研究生教学以及科研项目承担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学院重点建设有先进遥感技术、极地与海洋遥感、环境遥感、大地测量与导航技术四大研究方向。学院是粤港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以及“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国际大科学计划核心成员单位,也是中国高校极地联合研究中心秘书处依托单位。学院依托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天河二号”)、“中山大学号”海洋科考船、“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船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正着力筹建包括极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及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多个创新平台,目前建设有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等平台。学院积极推动国家航天遥感应用支撑体系建设、大湾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遥感综合监测及航天北斗产业化应用,目标是将学院打造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测绘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今年7月3日,学院将在珠海校区举办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测绘分论坛。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创办于2015年,是中山大学人才招聘工作的品牌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一届,吸引了全球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00多名青年才俊参加。作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建学院,我院诚邀海内外英才报名参与,在一流的科研平台和学术沃土开启人生新篇章!

(详见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PVIn5iKEdDmPm3uNMse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