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一、“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

       “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是中山大学自主拥有的、我国高校唯一、全国第三艘极地科考破冰船。该船排水量5852吨,长78.95米、宽17.22米、最大吃水深度8.16米,最大航速15 节,自持力100天,续航力18000海里,定员60人。极地号设计破冰能力加拿大CAC4,在航速不低于3节的情况下,最大连续破冰厚度达1.2米,破冰能力位于世界前列。中山大学投入近亿元改造该船,为其配备先进的探测装备,使其具备在极地重冰区开展全海深、立体、综合观监测的科考能力。2023年1月,“中山大学极地”号在渤海辽东湾开展冰区试航,成功验证了船舶低温航行、破冰、船载科考设备、冰区科考保障等能力。“中山大学极地”号将全方位提升中山大学对海洋、大气、生物、地球物理、天文等多学科极地综合科学考察的保障能力,努力成为极地人才培养和极地海洋科考平台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在“雪龙”号和“雪龙2”号之外的有益补充。

      二、科考能力

      “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已建成海洋物理实验室、海洋化学实验室、重力室,固定安装有重力仪、冰下双模AUV系统、自动气象走航观测、CTD及其配套A架和绞车等设备,初步具备开展近海、大洋和极地的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气象等综合海洋环境调查能力。在未来,“中山大学极地”号科考船还将建设地球物理实验室、拖曳综合实验室等,并安装全海深深水多波束系统、浅层剖面仪系统、超短基线、地质钢缆绞车、铠装同轴缆绞车等设备,将其打造成为极地全海深立体、综合科学考察船,服务我国极地科考事业。

      三、任务与使命

      以中山大学为主导,联合国内各高校、研究院所、科研机构以极地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为科学牵引,执行极地科学考察任务,开展海上实习培训,培养我国极地研究后备力量。同时,在极地考察过程中开设极地云课堂,普及极地知识,宣传极地精神,增强极地意识,服务国家极地战略。

image-202306061726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