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2025年

    7月6日-7日,团队冯伟教授参加了在武汉举办的“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水文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水文地球物理新未来学术研讨会”,并做会议特邀报告《水文大地测量研究进展与展望》。

image-20250709092949-1

    6月7日-8日,团队冯伟教授和杨萌副教授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2025深空探测遥感测绘学术研讨会。杨萌副教授作题为《月球重力场模型在熔岩管探测中的应用》学术报告。

image 37

5月17日-18日,大地测量与导航2025综合学术年会暨大地测量发展研讨会在山东青岛成功召开。团队冯伟教授、蒋弥教授、姜中山副教授、杨萌副教授,学院彭福凯副教授,博士生陈晓东、熊宇昊、田宝明及硕士生张宝玉、王乐涵、许贝文等一行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分别作学术报告,积极参与交流与研讨。冯伟教授作题为《基于GRACE/-FO卫星重力和ICA方法的中国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降尺度研究》的报告。姜中山副教授作题为《GNSS揭示陆地水储量变化对大气河流的动态响应》的报告。杨萌副教授作题为《区域重力场精化中的高频重力场解算方法研究》的学术报告。

image 41

5月9日–13日,第十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安徽合肥成功召开。团队冯伟教授、杨萌副教授及博士生白鸿炳、黄俊、田宝明一行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分别作学术报告,积极参与交流与研讨。冯伟教授担任专题18.15“极地地球物理”的专题召集人,并在专题9.6“GNSS水文大地测量与遥感”中作题为《GNSS2TWS水文大地测量开源软件及其科学应用》的特邀报告。杨萌副教授作题为《月球重力场模型在熔岩管探测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image 42

    2月28-3月2日,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钟敏教授、冯伟教授、姜中山副教授和杨萌副教授参加第二届青年地球物理大会。在重力学专题,钟敏教授作“一种新的中低纬度区域信号增强卫星重力观测模式”特邀报告、冯伟教授作“基于激光测距的卫星重力研究进展”报告、杨萌副教授作”基于RTM技术的高频重力场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报告;在物理大地测量学专题,姜中山副教授作“GNSS2TWS水文大地测量开源软件及科学应用”报告。

2024年

11月11-14日,“时变重力场反演与下一代重力卫星模拟”国际合作团队会议在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北京分部(ISSI-BJ)成功举办。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德国地学中心、法国空间局、德国汉诺威大学、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等单位的五十余位科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山大学冯伟教授主持,并代表团队向与会专家详细介绍了国际团队的前期合作进展和成果。会上,瑞士大地测量协会主席、伯尔尼大学的Adrian Jäggi教授赠送了瑞士伯尔尼大学纪念品。随后,会议围绕“GRACE/GRACE-FO L2级数据处理”、“COST-G产品数据融合”、“COST-G产品的验证及科学应用”、“静态重力场建模”和“未来重力卫星计划”等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深入交流和充分讨论。“时变重力场反演与下一代重力卫星模拟”(Time-Variable Gravity Fiel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rom Present and Future Gravity Satellite Missions)国际团队(PI:冯伟 Wei Feng, co-PI: Adrian Jäggi)是ISSI在卫星重力领域资助的首个国际团队项目。国际团队网址:https://www.issibern.ch/teams/timevargravfield/。    

image-20241120112621-13

11月9-10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钟敏教授、冯伟教授带队参加了珠海举办的2024年全国博士生(测绘、遥感学科)学术论坛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测绘与遥感学科评议组工作会议,团队学生孙明智与吴洲分获一等奖和优秀奖

9月28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邀请了台湾阳明交通大学黄金维教授、中科院精测院周江存研究员、台北大学叶大纲教授和绿环有限公司董事长洪伟嘉博士做水文大地测量学系列报告,团队冯伟教授主持了此次逸仙智绘论坛

8月15-18日,第十二届西藏新疆西伯利亚(TibXS)多源观测与解释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喀什成功举办,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师生多人参加此次会议。团队钟敏教授受邀主持专题1:TibXS区域的多观测和解释,冯伟教授受邀主持专题2:时变重力场应用。博士生李为凯作“Determination of Moho interface in Tibet Plateau by higher-order regularization approach using GOCE gravity-gradient tensor”报告,硕士生安树伟作“A simulation on global height system unification by using optical fiber network”报告。二者报告分获优秀论文一等奖与二等奖。

7月27-29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冯伟教授带队参加了武汉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重力卫星测量与科学应用年度论坛”暨第七届“卫星重力与水文学”论坛,团队冯伟教授作“基于激光测距的卫星重力研究进展”的主旨报告。团队王长青副研究员作“星载IPU故障对GRACE-FO时变重力场反演的影响”报告。团队尹恒博士在会议上作题为“星间激光测距数据预处理与软件工程化”的报告。团队朱紫彤博士生在会议上作题为“基于GRACE-FO KBR与LRI沿轨数据的地表质量迁移探测性能对比分析”的报告。团队黄俊博士在会议上作题为“非潮汐海洋和大气质量变化对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研究”的报告。

image-20241120112300-5

image-20241120112401-6image-20241120112410-7

7月21-23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冯伟教授带队参加武汉举办的卫星测高技术发展前沿学术研讨会,冯伟教授作“非潮汐海洋和大气质量变化对区域海平面变化的影响研究”报告。

image-20241120112155-2

image-20241120112207-3image-20241120112232-4

5月17-19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冯伟教授带队参加西安举办的大地测量与导航年会。钟敏教授受邀主持G04专题:大地测量监测与数据处理;冯伟教授受邀主持G02专题:重力场与垂直基准,并在大地测量与导航杰出青年论坛作“GRACE/-FO卫星重力数据预处理、反演与应用研究进展” 报告;燕兴元助理教授在G06专题:海洋大地测量开展作“基于BDS/GNSS RTK 接收机的远海观测数据质量分析及定位性能评估”报告。此外,团队研究生积极参与此次会议并作口头闪送或张贴报告,团队硕士生安树伟获评优秀口头(闪送)/张贴报告。

5月18日,由中国青年地球科学家发起的第九届青年地学论坛在厦门开幕,课题组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论坛。博士生尹恒作题为“GRACE-FO星间激光干涉数据预处理及其分析”的口头报告。博士生孙明智张贴题为“SWOT宽刈幅干涉高度计数据反演海洋重力异常”的海报。博士生安德超张贴了题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联合重力数据预测中波长海底地形:以日本海为例”的海报。

4月27-28日,首届“水文过程变化与调控论坛”在广东深圳召开。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成员参会并作了口头报告。冯伟教授在“水文过程及其变化的大地测量方法与应用”分论坛作主旨报告,题为“Refined GRACE/GFO-Derived TWSA in Middle East Recovered by ICA-based Forward Modeling Approach”。团队博士生白鸿炳在“水文过程及其变化的大地测量方法与应用”分论坛作快闪报告,题为“联合卫星重力及气象水文实测资料研究长江流域长期蒸散发变化”。

image-20241120112130-1

2024年1月29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邀请了同济大学沈云中教授作GRACE时变重力场的正则化解算与奇异谱分析报告,团队钟敏教授为此次逸仙智绘论坛的主持人。

 

2023年
10月14-17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冯伟教授和杨萌助理教授带队参加了珠海举办的2023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其中,团队助理教授杨萌作“调和改正对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影响”报告、团队博士生熊宇昊作“利用独立成分分析从GRACE卫星数据中分离地震和水文信号:以苏门答腊地区为例”报告、团队博士生尹恒作”GRACE-FO LRI数据预处理及其对重力场反演精度的影响”报告,团队博士生陈晓东作“基于航空重力观测反演浅海海域海底地形”报告,团队博士生孙明智作“利用SWOT模拟数据分析宽刈幅误差对反演海洋重力场的影响”报告、团队博士生李为凯作“基于密集地面重力数据的五大连池地壳三维密度结构成像”报告、团队硕士生朱柯作“基于GRAIL重力场模型的月球马里乌斯山熔岩管探测”报告。

10月17日上午,受团队冯伟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文科教授作题为“利用大地测量手段推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初始碰撞时间”的主题报告。报告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时间的历史,并尝试利用GNSS和GRACE数据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假设欧亚板块地壳是一个弹性块体,在印度板块持续冲撞下发生弹性变形,根据地壳均衡理论,地表面隆升而莫霍面下沉,青藏高原块体总体上处于动态均衡状态且不断增厚。于是,利用GNSS确定表面隆升速率,用均衡理论获得莫霍面下沉速率,再计算两者之和获得地壳增厚速率,考虑初始板块厚度,推算出两个板块的初始碰撞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初始碰撞时间范围是36~100 Ma前。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地球科学进展》。

10月1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孙和平研究员受邀作题为“对大地测量与时空基准相关科学问题的思考”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为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若海讲坛”第十二讲,讲座由校党委办公室主办,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哲学系(珠海)学院与“一带一路”研究院联合承办,在珠海校区天琴中心一楼大报告厅举办。

  

10月14日,团队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林松副教授作题为“A10绝对重力仪测量关键技术与应用”的报告,参加师生有:冯伟教授、姜中山副教授、杨萌助理研究员、沈迎春博士后和部分团队学生。

10月13日,团队邀请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固体地球物理系王腾助理教授赴珠海作逸仙智绘论坛报告,报告题目为“InSAR相位梯度叠加——大尺度干涉图中形变信号提取的利器”,团队蒋弥教授为论坛主持人。

9月25日上午,由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举办的“大地测量与气候变化研讨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翰林三号E202会议室成功举办。德国波恩大学Jürgen Kusche 教授、Christina Strohmenger博士,以及来自国内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大地测量与气候变化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冯伟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

  

9月24日下午,由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的“逸仙智绘论坛”第25期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翰林三号E202会议室以及线上成功举办。论坛邀请了德国波恩大学Jürgen Kusche作题为“Geodesy and Earth System Modelling”的学术报告。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冯伟教授主持了本次报告。当天晚上,Jürgen Kusche教授和Christina Strohmenger博士与团队师生开展线下座谈交流会议。

  

9月23日,团队硕士生朱柯在Icarus期刊发表题目为GRAIL gravity gradients evidence for a potential lava tube at Marius Hills on the moon的文章,通讯作者为杨萌助理教授,钟敏教授、冯伟教授、燕兴元助理教授为文章的合作作者。

8月11-12日,第十一届西藏新疆西伯利亚(TibXS)多源观测与解释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理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中山大学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和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等单位协办。会议汇集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及学生近120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和科贾埃利大学等的部分在华外国专家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多源大地测量与遥感技术在中国及周边区域的应用研究,深入探讨了地壳变形监测、区域重力场变化与质量迁移、地球动力学过程、水文与冰冻圈过程以及气候变化等多个交叉领域的前沿议题。

image-20231030132249-2

8月6-7日,团队博士生何金宸等,前往东澳岛进行海陆一体化观测。

8月3-5日,团队冯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王长青副研究员带队参加昆明举办的CAS-MPG低频引力波合作研讨会,一同前往参会的人员还有梁磊、穆庆禄、朱紫彤、李为凯、尹恒、彭江城和郭丁昊等,会上王长青、尹恒、朱紫彤和郭丁昊做了相关报告。

7月31-8月6日,团队在新丰江水库库区开展了相对重力、RTK三维位置以及土壤湿度等一系列野外测量工作,对新购CG-6重力仪器开展了野外动态测试和观测。

7月23-26日,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赵丰研究院来访团队。7月24号与团队师生进行线下学术交流,并于25号作逸仙智绘论坛第24期报告,报告主题为《测地学对地球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7月27-28日,团队钟敏教授带队参加了深圳举办的第一届“中国重力卫星测量与科学应用年度论坛”暨第六届“卫星重力与水文学”论坛,参会团队学生有晋泽辉、陈晓东、吴浩和汪海潮,会上冯伟教授、王长青副研究员作报告。

  

7月11-20日,团队钟敏教授、冯伟教授参加德国柏林举办的第28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大会。团队冯伟教授当选为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会士(IAG Fellow)。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于1863年在德国波兹坦成立,是大地测量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团体,也是测绘地理信息相关领域历史最悠久的国际协会之一 。团队博士生熊宇昊投递摘要入选为口头报告,团队博士生陈晓东投递论文入选为海报。

  

6月26-29日, “时变重力场反演与下一代重力卫星模拟”国际合作团队在瑞士举行首次会议,团队首席、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地测量与导航团队冯伟教授主持会议,钟敏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来自瑞士伯尔尼大学、德国地学中心、德国汉诺威大学、法国空间局、奥地利格拉茨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等二十余位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围绕“GRACE/GRACE-FO高精度重力场反演”、“COST-G融合重力场产品研制进展及科学应用”和“未来重力卫星计划”等主题开展了为期四天的深入交流和讨论。本次会议为中国重力卫星产品融入国际联合重力场产品奠定了基础。

6月13日,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Kosuke Heki来我院作“Space geodetic studies of surface loads: Review and perspective”主题报告。

6月12号,团队冯伟教授带队赴中交华南勘察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座谈交流。

5月26日,团队冯伟教授带队,团队燕兴元助理教授、何金宸博士生,3D团队张书航助理教授、崔晓冬博士生等赴省测绘院海测队访问交流。

5月12-14日,学院程晓院长带队参加兰州举办的2023年全国测绘科学与技术博士生学术论坛。团队陈晓东、尹恒和孙明智三位博士生作报告,并且陈晓东获优秀论文奖。

  

4月21-23 日,团队冯伟教授带队参加武汉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冯伟教授作卫星重力测量数据与科学应用研究进展主题报告,参会人员还有孙明智、陈伟、何金宸、张泽远、梁炜轩、王乐涵、彭凌智和张瑞宇。

3月23-24日,团队冯伟教授带队参加青岛举办的新时代海洋测量技术研讨会,团队参会人员有陈晓东、何金宸、孙明智和张泽远。

2月16日,团队钟敏教授、冯伟教授赴广东省地震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