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丨我院2023级本科生在第二十二届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中荣获佳绩
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22届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近日落幕,由我院张翔教授、裴杰助理教授担任指导教师,2023级本科生朱岂、陈桓、陶宇涵、周云天组成的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三遗并秀 华章再续——中国新晋世界遗产地图集》从全国四百余支参赛队伍提交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制图组一等奖。

图1 获奖证书
这是继我院今年在“星湖杯”全国地图设计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后,再次荣获国家级学会主办的专业制图类比赛的一等奖。(此前获奖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b49TN5kDtxo1VU3yqSb_g)。
图2 获奖队伍合照
获奖作品介绍
2024年7月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作品紧扣时事热点,以新晋世界遗产为切入点,聚焦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范围、历史文化、生态环境、保护开发、传承发展,制作系列专题地图。作品采取了多种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方法,利用图表、插图、文字等地图语言,创新地图风格设计,全面介绍中国新晋世界遗产的相关信息,展示新时代中国持续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努力和成就。
主地图《中国世界遗产分布地图》展示了中国世界遗产的全面情况,同时制作了分段专题图与三维饼状统计图专题图,直观展示中国各省份的世界遗产分布数量与分种类占比。
1、《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专题地图》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专题地图》展示了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基本情况。在主地图中,通过栅格矢量化绘制栖息地一期缓冲区和遗产区的范围;布局中我们制作了环状条形图来展示栖息地各季节候鸟种类的数量分布,并且以图片、时间轴等方式展示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的六种珍稀鸟类与申遗历程,让读者直观感受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在同组地图《黄渤海候鸟迁徙路线图》中,我们通过标示候鸟的飞行路线、候鸟栖息地与绘制全球八大候鸟迁徙路线地图,便于读者理解黄渤海地区对于候鸟迁飞重要性。我们海收集黄渤海地区的濒危鸟类勺嘴鹬近十年的观测记录并通过软件功能制作了相应的核密度分析图和折线图。

2、《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专题地图》
地图《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专题地图》展示了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的基本情况。主图底图为巴丹吉林沙漠的DEM数据的分层设色地形,同时地图中添加了湖泊、古庙、神泉等遗产点和实景图片。我们还绘制了国家地理科考路线图、自制了插画介绍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群的形成原因,将科普融入地图设计中。

3《巴丹吉林沙漠的绿色突围》
地图《巴丹吉林沙漠的绿色突围》重点展示了巴丹吉林沙漠沙漠治理与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的成就。主图《巴丹吉林沙漠植被覆盖度(FVC)地图》与三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变化图》子图直观展示从2000年至2020年以来巴丹吉林沙漠植被的变化,体现我国“三北”重点工程与沙漠治理成果。布局中还添加了统计巴丹吉林保护区物种数量、防沙治沙成果与年降水量变化的柱状图与玉玦图,通过数据可视化让地图有更强的科学性。

4、《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市秩序的杰作》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市秩序的杰作》地图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市秩序的杰作的基本情况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改造工作。在主地图《北京中轴线遗产分布地图》中,我们制作了遗产对应的插画符号标记中轴线上的遗产分布。在副图的设计上,我们制作了三层不同保护区划分地图,并通过透视制作分层区位分析图。在布局右下角,我们展示了一幅北京老城更新中建筑类型变更的桑基图,以辅助展示北京中轴线四十多年来保护改造中城市功能的演变。
同组地图《北京城市中轴线历史演变专题地图》重点展示了北京城市中轴线千年来的历史演变,体现文化传承主题。主地图中《现代北京城市中轴线》注重展示北京城市中轴线现当代的新景点、新风貌。从子图分别展示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北京城的格局,反映中轴线的历史演变。

参赛学生感言
2023级 陈桓:能够在本届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获得一等奖,感谢团结合作、不懈奋斗的队友们,感谢悉心指导、无私付出的老师们。地图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种重要媒介,参与本次地图集的制作让我受益良多。从矢量与栅格数据的收集到主图与副图的构思,从图例的绘制到成图的排版,我对地图的制作、GIS的运用都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赛背景介绍
第22届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主办,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承办。SuperMap杯高校GIS大赛是一项面向大学生、聚焦GIS领域的创新型科技竞赛,自2003年开始举办,旨在推进GIS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加深大学生对GIS技术的理解,促进GIS应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