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活动:“周五学术角” 第二期活动回顾

发布人:高心雨

       “周五学术角”以增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目标,计划每个工作日周五邀请一位我院老师为大家带来学术报告或经验分享。各位与会老师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研究灵感和火花,为我院和我校的科研创新不断助力。

 

1

 

       2020年6月12日上午11:30,我院第二期“周五学术角”活动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榕园4号楼318室举行。本期学术角的主讲人王雪助理教授以“结合光谱、高度和角点信息的城市建筑物损毁提取”为主题,向大家系统介绍了其近期发表在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期刊论文《Extraction of urban building damage using spectral, height and corner information from VHR satellite images and airborne LiDAR data》的核心内容及延展思考。全院逾20名老师在现场和线上参加了本次活动。

 

2

▲活动图片

 

       评估自然灾害导致的城区建筑物损毁范围和程度对于科学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具有重要价值。王雪老师在剖析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重点围绕建筑物损毁信息的多源特征提取进行了深入探索,提出了结合多时相光谱、高度和角点信息提取建筑物损毁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震前和震后的高度差来提取高度变化,利用震前和震后的角点密度变化来提取空间变异,并利用后处理步骤进一步优化初始的建筑物损毁提取结果,得到最终的提取结果。王雪老师进一步以海地首都太子港地区为例,介绍了新方法在评估2010年海地太子港地震建筑物损毁评估方面的应用效果,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在讨论环节,参会老师就建筑物损毁的程度划分,建筑物损毁几何形态结构的表达,提取建筑物损毁信息对震后灾害评估,房屋重建的重要意义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老师们踊跃发言、理性探讨、并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给出独特见解,把会场气氛推至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