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专栏: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0年12月19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直属党支部赴中山市开展“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在学院直属党支部许粤副书记的带领下,学院直属党支部党员、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共1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现场教学和情景教学的方式,让师生在追寻伟人足迹的过程中,领略伟人风采,传承红色基因,砥砺奋进前行。
学院师生一行首先参观了孙中山故居、杨殷故居,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师生实地研学了解孙中山先生出生的翠亨村概况,孙中山先生与翠亨村的故事,以及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学习孙中山先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讲解员为我院师生讲解展馆内容
在孙中山先生精神感召下,他的故乡翠亨村涌现了许多革命志士,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奉献了生命与青春,杨殷烈士就是其中一位。杨殷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22年上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党的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和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29年8月30日在上海龙华壮烈牺牲。
中山市委党校刘忠友副教授还进行了现场教学,给学生师生讲了一场生动而激动人心的党课。

▲刘忠友副教授进行现场党课教学

▲我院师生于孙中山纪念馆前合影留念
随后,师生来到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实地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并品尝了崖口村特色煲仔饭,切身感受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崖口村是广东省内现存唯一仍保留“人民公社”生产方式的村落,一个仅有3400多户籍人口的海滨村庄,自发形成了特色美食一条街,容纳300多人直接就业创业。崖口村人因地制宜,依托村里的4万多亩田地和2万多亩鱼塘滩涂发展种植业和水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与特色养殖,打造了一条产业链上的乡村振兴样本。

▲刘明校长为学院师生进行现场教学
下午时分,学院师生来到罗三妹山公园,中山市委党校副校长刘明为学院师生进行现场教学。在刻有邓小平“不走回头路”题字的石碑前,刘明同志从罗三妹山的传说讲起,谈及邓小平南巡的趣事,以生动活泼的例子、轻松幽默的语言揭示了邓小平“不走回头路”讲话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随后,师生一起攀登了罗三妹山,一路观看邓小平经典语录碑刻,“摸着石头过河”,切身体验“不走回头路”。40年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支持鼓励广东“杀出一条血路”,以习仲勋同志为代表的改革先行者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担当、革命精神,推动广东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我们在改革开放中,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按照我们选择的道路,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我院师生于罗三妹山公园前合影留念
回顾历史,追寻伟人足迹;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本次中山行主题党日活动短暂而深刻,参加活动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纷纷表示,此次红色教育之行收获很大,心灵受到震撼,思想受到启迪。
以下将展示我院部分师生对于本次活动的感想: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2020年12月19日,在测绘学院老师们的组织下,我们前往翠亨村中山故居、杨殷故居和三乡镇罗三妹山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来到杨殷故居,也是我第一次了解这位英雄人物。杨殷烈士是省港大罢工的重要领导者之一和1927年广州起义的组织发动者之一,他抛弃优裕的家庭生活,用家产资助革命参加革命,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真理,不畏牺牲为党奉献,用自己的鲜血唤起沉睡的人民,用行动带领人民在黑暗中探索前行。这种精神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
随后,我们前往中山故居纪念馆参观。孙中山故居坐落于中山市翠亨村,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在讲解员姐姐的带领下,我们重温了那段孙中山先生的一生。先是学习西医济世救人,在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后,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创办创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组织辛亥革命,在革命果实被盗取后仍进行二次革命,为中国的事业而奋斗。他走出国门,大胆学习,并在革命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一步步将中国的革命引向成功。为了革命,他呕心沥血,不辞劳苦,不畏失败,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所有立志推动中国进步的先贤和志士们继承和借鉴。
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中山市三乡镇,中山温泉宾馆北的罗三妹山。这座山原本是因孝女罗三妹的传说而得名,更因为邓小平同志登山时所留下“不走回头路”的名言而闻名遐迩。中山温泉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作酒店,在改革开放初期这样的尝试引发了许多争议,甚至搬出动摇国家性质帽子。在这样的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来到中山温泉,攀登罗三妹山。下山时,由于山路难行,随行人员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同志当时说了一句:“我从来不走回头路!”。邓小平同志的首次特区行,“拯救”了改革开放。“不走回头路”,表达了邓小平同志的决心,也显示了邓小平同志的气魄。
中国正行走在“中国梦”的广阔大道上,作为中山学子,当领悟杨殷烈士之精神,秉承孙中山先生之遗志,延续邓小平同志之思想,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毕生的力量。
—— 党小组3组 李岚静
不忘初心 奋力前行
2020年12月19日,在许粤书记的带领下,学院老师和同学一行来到中山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和游览了孙中山故居和罗山妹山,追溯历史印迹,重温伟人业绩,接受心灵洗礼。
上午我们首先来到翠亨村瞻仰孙中山的故居,寻觅伟人当年的成长印记,领悟今天的变迁。走进故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栋二层红色小楼,它就是孙中山先生在老家居住的地方。在故居里,里面到处都充满了岭南风格的家具和摆设,古味盎然,使人充分体会到一代伟人情怀,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随后还参观了位于孙中山故居西北侧的孙中山纪念馆,展馆一楼全面性地介绍了孙中山的生平事迹、思想理论和他所领导的革命运动,歌颂了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通过参观,我们对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感受到革命前辈“天下为公”的伟大情怀,对提高个人政治觉悟和精神觉悟很有意义。
下午我们来到三乡镇罗山妹山, 罗三妹山是中山五桂山脉的一座小山,因传说当地出过一位同名孝女而得名。这里也是邓小平在1984年1月28日,第一次南巡到中山视察期间攀登的山,快要下山时,由于前方山路难行,工作人员建议从原路返回,小平坚定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进入公园,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沿途广播里不断传出小平南巡的重要讲话。我们沿当年小平登山的路径拾级而上,石阶两旁竖立着很多石刻,上面篆刻着小平的经典语录,如“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一些人先富起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些遒劲有力的大字,清晰地记录了改革开放的历程。“不走回头路”成为小平对改革开放所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激励着全国人民坚定不移地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勇往直前。
通过此次的主题党日活动,提醒我们应该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巨大的动力,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勇敢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不忘初心,奋力前行。
——教师党员 赵秋阳
中山行有感
在2020年12月19日,测绘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及党员们一同前往中山开展党建活动。在这次的活动中,全体成员在上午一起参观了杨殷故居和孙中山故居,并在参观后听了一次精彩的有关这两位伟人的讲座,并于下午到达罗三妹山探寻伟人邓小平曾经的足迹。在这一系列丰富、精彩的活动中,我重温了许多伟人的名言,也学到了许多新的伟人思想,感受颇深,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在参观杨殷故居时,我了解了杨殷的家庭情况及其事迹。杨家是中山南朗镇翠亨村中的首富,而杨殷非常孝顺父母,杨家兄弟感情和睦。尽管家庭富裕,杨殷仍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中,他在1911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还有参与领导省港工人大罢工等等。杨殷在37岁时就为革命光荣牺牲了,他把自己的青春与生命都献给了革命与党,其奉献精神与革命精神是我们应当学习并为之深思的。在杨殷故居,我们还看到了杨殷写给女儿杨爱兰的一封信,信上他告诫女儿要努力学习、收敛脾气、仔细耐心,这些告诫也警醒了我,我明白我也应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杨殷的教育下,杨爱兰同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她捐献房产并在94岁高龄入党。
随后我们参观了设计感很强、借鉴了许多西方的先进建筑知识的孙中山故居和孙中山纪念馆。在参观时,我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传奇人生。孙中山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中,也因此十分关注民生。在他明白清政府无法为国解除危险后,孙中山建立了兴中会并逐步开始了革命救国的道路。在随后的讲座报告中,“抓紧每分每秒学习,还要学懂学透学贯通”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唯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句名言也告诫我们要以党和国家的发展为先,以个人利益为后。
参观罗三妹山时,我们边爬山边体会邓小平同志的名言“不走回头路”。“不走回头路”中的路是国家的发展方向道路,这一句话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坚定了我国的道路自信,推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当时,这也意味着不再回到以前的计划经济时代,迎接商品经济时代。这一句名言也使罗三妹山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标志。
这一次党建活动使我收获颇丰,我会把伟人们的精神牢记心中,时刻提醒自己努力学习、争取为党为国效力。
——预备党员 何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