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中大测绘的2020年度「关键词」

云端相见
01 云招聘与云招生
尽管疫情让大家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测绘学院依旧用“云”方式为自己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疫情期间召开了线上招生咨询会与线上招聘工作。

02 云学习
疫情期间,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在线上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云学习收获满满。


03 云论坛
7月12日,第十届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云论坛)-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分论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测绘学院榕园4号318室成功举办,本次分论坛从“线下”搬到“线上”,有来自中国、美国、荷兰、芬兰、冰岛等地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0名青年学者参加并做了学术报告,来自院内外的40余名老师和科研人员参加了大会;8月10-14日,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中山大学2020年空天地海智能感知技术暑期学校也以线上授课的形式开展,通过知网、B站平台直播向全国相关专业的学生、相关领域的从业者开放。


04 云活动
距离并没有阻断同学老师间的情谊,在老师和班委们的积极组织下举办了许多意义非凡的学生活动。例如,情谊满满的女生节活动、庆祝学院建院一周年活动和线上召开的年级大会。

测绘新秀
01 师资力量
2020年我院有17位“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到岗,5名博士后进站,1名专职科研人员入职,已经形成24人的年轻化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双聘院士1人、百人计划教授3人(含杰青1人)、副教授6人(含国家优青1人,广东省杰青1人)、助理教授14人。
02 学生队伍
2020年也迎来了72位2020级本科新生和46位硕博新生,测绘学院大家庭逐渐壮大起来了!

科研硕果
01 学术论坛
2020年9月1日,由我院承办的“中国-智利南极科考线上研讨会”成功举行;12月3日,我院承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卫星遥感高峰论坛顺利举行;12月4-6日,由中山大学承办的“第三届空间地球科学学术研讨会” 于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我院程晓院长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施建成研究员出任会议主席。



02 科研项目
我院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建设海洋遥感信息中心平台,一期投入3000余万元;极地科考破冰船建设取得关键突破;与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共建“全球变化天基观测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启动我国首颗北极航道SAR卫星建设。
科研进入活跃期,11月27日,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发布我院与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完成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0年度报告》“南极冰盖变化”专题,取得重要反响。重点研发、自然基金、横向均有收获,年度科研合同总经费2800余万元。王天星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陈卓奇获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03 论文成果
2020年,我院共发表论文46篇,其中Top期刊论文15篇。




04 科研奖项
我院黄旭助理教授和陈鹏飞助理教授带领本科生团队参加第四届“政务关注”省级社会调研大赛之第四届公共治理数据分析大赛暨第二届城市管理案例创新大赛荣获优胜奖;我院张吴明教授、李媛助理教授和张书航助理教授带领团队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激光雷达大会,并斩获三项奖励。



理想信念
01 组织建设
2020年10月,我院召开2019级、2020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团支部入党推优大会,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共61名,并有28名入党积极分子从青马学堂结业,其中发展预备党员10名;2020年11月,召开学院第一届教职工大会暨工会会员大会成立学院分工会;2020年12月,我院召开全体团员大会,选举产生学院第一届团委委员。


02 思想建设
我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会和全院师生党员大会,并多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主题党日活动,如“测绘有度,为学有德”专题党日、团日活动;入党动员专题讲座;《我和我的家乡》青马观影活动;《为了和平》大型纪录片观看及分享交流会;“追寻伟人足迹,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等。




同时,我院陈卓奇副教授荣获中山大学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我院2019级团支部被评为“中山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多位同学被评为中山大学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2020级本科生荣获“军训先进连队”称号;我院于2020年中山大学红色诗文诵读比赛珠海校区预赛中荣获二等奖。





师生情谊
国庆中秋双节前夕,我院师生齐聚一堂喜迎中秋、欢庆国庆,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满满的幸福;11月7日,我院组织师生前往中山大学南校园参加了中山大学校运会,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冬至时节,我院组织师生齐聚榕园食堂一同动手包饺子、品鉴各地美食;12月20日晚,我院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伍舜德交流中心举行了主题为“品家乡味,入测绘情”的师生联欢晚会。晚会现场欢声笑语,师生展现了无尽风采。



2020
这个不平凡的一年已经过去
让我们望向未来
2021
继续乘风破浪
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