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我院举办第二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
为促进学院博士生学术交流,提升学术水平,4月16日晚7点,我院第二期“博士生学术沙龙活动”在海滨红楼2号107举行。黄华兵教授、王天星教授和全体2020级博士生参加,部分硕士研究生也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参加。
本次沙龙活动,三位博士生进行了博士研究方向的探讨以及前期研究工作成果分享。张彦南同学以“综述南大洋初级生产力的研究进展与博士研究课题的选题汇报”为题,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了文献中南大洋不同海域初级生产力与铁元素的关系,介绍了初级生产力与冰冻圈各要素的相互机制研究进展,最后就阅读文献和与导师讨论的三个初步研究方向进行了汇报;于亦宁同学以“基于2010-2020年北极地区浮标数据的ERA5/ERA-I再分析温度数据精度评价”为题,介绍了基于IABP, MOSAiC和CRREL浮标观测项目的上千个浮标温度观测数据进行再分析温度数据精度评价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展示了对T2M和SkinTemperature两个再分析温度参量逐年逐月逐日精度的定量评价结果并汇报了文章撰写情况。肖宙轩同学以“国际月球科研站概述&火星表面石块三维形态与丰度特征研究进展”为题进行了汇报,首先介绍目前月球科研站选址的重要意义和研究进度,分析了目前所使用光学影像及热红外影像存在的不足,之后详细介绍了火星表面石块进行三维丰度形态提取的不同方法的提取结果,最后汇报了文献综述的撰写情况。
肖宙轩同学分享近期工作进展
活动中,两位老师与同学们开展了深入的互动,就每位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点评,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潜在的问题。另外黄华兵老师和王天星老师都着重强调了作为博士生开展研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保证开展博士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同时两位老师也结合三位博士生汇报的内容,为他们开展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建议和参考。
在活动最后,黄华兵老师对本次学术沙龙进行了总结也提出了期望:他指出博士生的学术沙龙是很好的学术交流形式,加强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书交流,也进一步密切了学院导师组与20级博士生的联系,建议博士生们长期组织精心安排,在每次沙龙活动中,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提问交流,了解其他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也会有利于自己的研究。
根据活动安排,第三期博士生学术交流活动将于4月30日晚7点在红楼2号107举办,同时也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参加!